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3月27日从深交所获悉,中集天达IPO从创业板“撤单”,为这趟始于2021年9月的IPO长跑之旅画上句点。
记者梳理两轮问询回复及上市委审议会议结果公告发现,应收账款占比高企,红筹上市及分拆上市等历史沿革,以及营业收入是否稳定等问题,一直贯穿中集天达IPO审核问询全程。
据招股书,中集天达主营业务为空港与物流装备以及消防与救援设备。本次IPO,公司拟募资14.19亿元,用于投资两项生产基地建设及扩建项目、技术研发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前,公司控股股东为Sharp Vision,间接控股股东为中集集团,无实际控制人。
事实上,在此次撤单之前,中集天达IPO已过会。记者发现,在两轮问询及上市委会议现场,中集天达的应收账款问题持续受到追问。
具体来看,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度,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0.04%、35.78%和49.94%;空港与物流装备业务应收账款逾期率分别为59.25%、46.87%和38.26%;消防与救援设备应收账款逾期率分别为39.21%、52.57%和41.45%。此外,公司2020年与2022年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6.46%和10.45%,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17.73%和12.76%。
深交所特别关注公司回款情况、信用政策,并质疑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等。
中集天达红筹上市、分拆上市等问题也被交易所重点关注。据悉,中集天达为设立在开曼群岛的红筹企业,并曾于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后私有化退市。
对此,深交所聚焦公司私有化退市等过程是否合法合规及存在纠纷等问题进行问询。同时,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无实控人情况的合理性。
此外,营业收入的稳定性也是中集天达绕不开的问题。报告期内公司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60亿元和-1.85亿元,此前公司收购的子公司亦因消防改制等原因出现业绩下滑。直至上市委会议,交易所仍要求公司结合行业政策变化等情况,说明相关业务是否存在进一步下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