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圈
- 自选
- 关注
- 主帖
- 评论
- 股票
- 基金
- 板块
- 关注的人
- 共同关注
- 关注的话题
- 他的粉丝
-
老铁0hUzw
2024-12-03 来自:上证指数圈
交银国际:各车企冲刺年度销量目标 看好12月新能源车表现交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11月多家车企如比亚迪股份(01211)、零跑汽车(09863)及小鹏汽车-W(09868)等交付量创月度新高,主要受惠于政策补贴鼓励及车企、经销商冲刺年度销售目标,其中10家车企合计销量同比增67.4%。
年底将至,更有多家车企推出促销活动,交银国际预计将有更多车企在12月推出促销以冲刺销量,看好12月新能源车销量表现。另外,如合肥、贵州等地已落实汽车补贴政策,该行相信将进一步带动12月车企销量。
同时,该行亦认为,12月后市或将进入消费淡季,汽车板块股价表现或呈波动。个股中,看好比亚迪出口DM5.0车型、小鹏汽车的M03和P7
+车型的销量增加,蔚来-SW(09866)萤火虫的发布或将使L60销量增加。-
点赞(54)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11-06 来自:上证指数圈
银河证券:积极看待后续光伏行业短中长期发展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表示,积极看待后续光伏行业短中长期发展。
2024年1—9月国内新增装机量160.88GW,同增24.77%,仍能维持较高增速,全年需求预计仍有支撑;供给过剩导致全行业盈利极致承压,产业链价格或维持底部运行待出清结束;2024年半年报预期悲观预期充分体现,后续板块行情启动早于基本面触底反转,在2024年第四季度、2025上半年存在左侧布局机会,积极看待后续光伏行业短中长期发展,建议关注:
1)前期承压时间长,或率先反转的辅材环节,如福莱特、福斯特等;
2)出海大潮下领先的头部企业,如阿特斯、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
3)新技术代表企业,如协鑫科技、东方日升等。
-
点赞(71)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11-05 来自:上证指数圈
军工板块大幅拉升 晨曦航空20%涨停 爱乐达、佳力奇等大涨军工板块5日盘中大幅走高,截至发稿,晨曦航空20%涨停,爱乐达、佳力奇、天海防务、航天宏图等涨超10%,利君股份、联创光电、中航沈飞等均涨停。
消息面上,11月5日上午,空军在京组织新闻发布会介绍庆祝空军成立75周年以及参加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有关信息。空军新闻发言人谢鹏大校介绍,此次航展空军将选派36型装备参加空中飞行展示和地面静态展示,多维度、成体系、近距离展示空军装备建设阶段性成果。将派出“八一”“红鹰”飞行表演队,以及歼-20、歼-16、运油-20A等7型26架飞机进行飞行表演;成体系分板块布设静态展区;将首次展出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歼-35A、红-19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等新型装备,开放展示运-20飞机货舱。
机构表示,珠海航展武器装备的集体亮相,有望继续集聚资本市场对军工行业的关注程度,特别是新型装备、军贸、无人及反无人、低空经济等新质新域领域。
中邮证券表示,随着装备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在新域新质作战领域或将产生较多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以下两条投资主线:1)传统航空航天领域,建议关注增长更持久、有超额增速的标的,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中航沈飞、钢研高纳、国科军工、天箭科技等。2)军工新趋势,建议关注军工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国睿科技、烽火电子、航天智造、高华科技、中科海讯、海格通信等。
-
点赞(71)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10-25 来自:上证指数圈
【研报掘金】机构:预计家电板块基本面向好趋势不变机构指出,9月家电出口总体实现稳健增长,且白电10月出口排产数据向好,同时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空调等品类内销也表现较好,预计家电板块基本面向好趋势不变。
核心逻辑
1.2024年双十一预售活动已正式开启,活动时间再次提前,各平台比去年提前了10天左右,在活动规则方面仍以跨店满减活动为主。回顾2023年双十一表现,家电是大促活动销售金额最大的品类,今年预期在国家补贴刺激下实现进一步高增。
2.此前全国以旧换新补贴对家电需求拉动已极为明显,据奥维云网数据,10月第一周、第二周家电线下销售金额呈现爆发式增长,多品类销售增长数倍。根据商务部数据,截至10月15日,全国已享受以旧换新中央补贴131.7亿元,带动家电销售金额690.9亿元,补贴进度或已接近半程,政策驱动下利好以内销为主的白电、厨电、黑电龙头,看好2024年第四季度家电板块行情。
3.家电内外销景气正反馈延续。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940亿元,同比增长2.5%,政策发力、企业接力和平台续力共同推动的以旧换新释放家电消费潜力,内销景气如期改善。出口方面,2024年1—8月我国家用电器累计出口29.53亿台,同比增长23.6%;累计出口金额达66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4.7%,增长势头强劲。
利好个股
甬兴证券认为,9月家电出口总体实现稳健增长,且白电10月出口排产数据向好,同时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空调等品类内销也表现较好,预计家电板块基本面向好趋势不变,建议关注海尔智家、美的集团、格力集团、老板电器、华帝股份、石头科技、飞科电器。
华福证券指出,1)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发力,看好下半年内需复苏,建议关注海尔智家、美的集团、格力电器;2)中国扫地机品牌在全球产品力优势已在份额提升中持续体现,叠加全球扫地机均处于渗透率提升的早期阶段,建议关注石头科技、科沃斯;3)关注人口基数庞大、高收入高储蓄、正在进入退休潮的60后消费,建议关注定位中高端品质生活的苏泊尔、九阳股份等;4)海外耐用消费品去库存或已结束,关税风险充分交易之后建议关注巨星科技、创科实业、泉峰控股、格力博以及华宝新能。
本文内容精选自以下研报:
甬兴证券《9月家电出口数据点评:9月家电出口增长稳健,短期趋势向好》
华福证券《家用电器2024W42周观点:以旧换新补贴快速消耗,9月份家电零售超预期》
华创证券《家电行业周报:双十一活动正式开启,叠加国补刺激家电需求》
银河证券《家电行业动态跟踪:政策效果显著,关注海内外消费旺季来临》
-
点赞(138)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10-17 来自:上证指数圈
三季报披露窗口期!机构研判投资方向进入10月,A股公司进入2024年三季报披露期,市场资金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升温。多家机构表示,近期市场大幅上涨后显现波折,基本面可能成为交易重点,预计三季报业绩好于预期的公司及行业将成为市场阶段主线。
据光大证券观察,从历史情况来看,三季报业绩高增长的行业10月股市表现较好。三季报前后,行业的涨跌与其盈利预期调整方向通常较为相同。
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多个行业景气度提升,带动产业链公司业绩向好,多家行业龙头公司也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其中,半导体、运输、生物制药、生猪养殖等行业相关上市公司预计前三季度业绩增幅较为明显。具体来看,晶合集成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至3亿元,同比增长744.01%至837.79%;韦尔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2.67亿元至24.67亿元,同比增长515.35%至569.64%;牧原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至110亿元,同比增长642.79%至697.07%。
机构关注度方面,东鹏饮料近日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至27.3亿元,同比增长57.04%至64.89%。业绩预告发布后,国联证券、信达证券等多家机构给予该股积极评级。险资龙头新华保险同样获得机构关注,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5%至115%。东吴证券表示,新华保险兼具“保险股中的券商股”和“逆势底部加仓收获权益浮盈”,给予维持“买入”评级。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9月24日以来,东鹏饮料股价累计上涨近25%,在近期波动的市场行情中,走势较为稳健。新华保险同样走出一轮上涨行情,公司股价区间累计涨幅为42.12%。
展望后市,平安证券分析称,随着经济改善预期的逐渐明朗,三季报窗口期,那些基本面盈利改善的板块将继续受益。尤其在结构上,科技培育和并购重组仍是资本市场的重点推进方向,建议投资者关注政策支持下的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业以及国企改革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华泰证券总结了三季报潜在的四大结构性亮点:一是海外和结构性加杠杆驱动的自动化、挖掘机、电网、船舶、光伏中游;二是全球科技周期驱动的电子、服务器及光模块,但需警惕全球电子库存周期年末见顶压力;三是以旧换新驱动的家电、家居,及大众消费品中景气率先回暖的日用品及化妆品、酒店旅游、调味品等行业;四是产能加速出清后困境反转的养殖、造纸、塑料行业。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求索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三季报业绩可能超预期或环比改善的景气领域;二是业绩逐步从周期底部回升、产业趋势明确的细分领域,例如半导体、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TMT相关行业;三是温和复苏环境下率先实现供给侧出清的行业,例如部分上游资源以及传统制造领域。
-
点赞(80)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10-11 来自:上证指数圈
减肥药新贵推进“下一代减肥药” “诺礼”垄断之势将被打破?据悉,有着“减肥药新贵”称号的丹麦生物科技公司Zealand
Pharma正瞄准“下一代”减肥药物,这也意味在当前需求无比火爆的减肥药市场堪称垄断地位的诺和诺德(NVO.US)以及礼来(LLY.US)可能不久后迎来最强竞品。Zealand首席执行官亚当·斯汀斯伯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宣布了其GLP-1减肥药的早期试验结果,但强调,该公司的另一款更强大的减肥类型候选药物使其与众不同。斯汀斯伯格在采访中还表示,尽管收购传闻不断,但Zealand Pharma目前正在积极寻找制药合作伙伴,以帮助其瞄准全球市场。
首席执行官斯汀斯伯格周四告诉媒体,其试验性的抗肥胖注射试剂的早期试验表明,与传统的GLP-1模式治疗方法相比,其新一代减肥药的质量更高,肌肉损失减少,副作用更少。他补充表示,该公司目前正在寻找一家聚焦于全球的制药公司进行合作。
“我们的聚焦重点实际上是2030年代所需要的,而且它实际上是正在建立起来,你可以认为,不是一种基于GLP-1的下一代分子,”斯汀斯伯格说。
上个月, 来自丹麦的Zealand
Pharma宣布其减肥药Dapiglutide的1b期试验取得了积极的结果。Dapiglutide是一种GLP-1/GLP-2受体双重激动剂。它使该公司与全球顶级的肥胖症治疗药物生产商诺和诺德以及礼来公司正面交锋,在减肥药市场堪称垄断的“诺礼”旗下GLP-1模式药物
Wegovy以及Zepbound当前堪称“减肥神药”,主要因它们的减肥效果良好且副作用非常有限而大受欢迎。然而,斯汀斯伯格表示,该公司的另一种肥胖症状候选药物——即堪称“下一代减肥药”的Petrelintide是一种非常长效的胰淀素类似物,这可能会使其在与诺和诺德以及礼来的减肥药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不能耐受GLP-1的肥胖群体们提供一种潜在的高安全性的替代方案,潜在市场规模可能远高于GLP-1类型抗肥胖药物。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减肥皇冠上的明珠。这种‘下一代减肥药’是我们期望值最高的地方。”斯汀斯伯格在采访中表示。
“我们强烈地感觉到,这可能成为未来的基础减肥疗法——它能够提供患者所寻求的积极减肥效果,但具有更好的耐受性。”他补充道。
胰淀素类似物 VS GLP-1
胰淀素类似物是一种近期新兴的减肥药治疗方法。它们通过模仿胰腺中与胰岛素共同分泌的重要人体激素来增加饱腹感。这与GLP-1激动剂不同,GLP-1激动剂模仿肠道中产生的肠促胰岛素激素来抑制食欲和调节血糖。
胰淀素是胰腺分泌的一种重要激素,与胰岛素协同调节血糖,通过调节饱腹感的信号通路降低食物摄入。因此胰淀素类似物相比GLP-1,更侧重于调控食欲和代谢,且在抑制食欲方面表现更加显著,毕竟胰淀素的作用更加直接且与中枢饱腹感的反馈机制相关。
对于Zealand
Pharma等一众减肥药市场新参与者来说,胰淀素的潜力尚未完全开发,而GLP-1类药物已经占据了很大市场,因此开发胰淀素类似物可以拓展新的治疗领域,尤其是针对肥胖但无糖尿病的患者。“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类体验。”斯汀斯伯格将GLP-1与胰淀素类似物进行比较时说道。“如果你在饱腹感方面下功夫,这将是一种更愉快的体验。所以一旦你进入它,你可以选择长期接受治疗,且副作用几乎为零。”
据了解,减肥药领域的绝对领导者——同样来自丹麦的诺和诺德也在试验自己的胰淀素类似物模式的治疗方案,将GLP-1的核心成分司美格鲁肽与胰淀素类似物Cagrilintide结合在一个名为CagriSema的减肥候选药物中。但目前无论是研发投入程度、研究团队规模,还是临床试验进程,均不及Zealand Pharma。
6 月份,Zealand Pharma还宣布了胰淀素类似物Petrelintide 的1b期试验的积极结果,该试验表明,每周注射 16
次,参与试验的人群体重平均减少 8.6%。该公司在当时表示,研究结果表明,该药物作为GLP-1替代品的潜力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这家生物科技公司8月份公布上半年业绩报告后,斯汀斯伯格领导的研发团队加大了赌注,称胰淀素类似物有可能成为“未来体重管理的支柱性质疗法”
“如果我们能开发出一种分子,使患者能够以非常良性的耐受性特征减轻体重,并且我们还可以在心血管健康方面大幅降低风险,我认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可能成为一线级别的疗法。”斯汀斯伯格在周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全球范围内寻求制药合作伙伴
Zealand
Pharma成立于近三十年前,专注于多肽药物,近几个月来,随着它进一步涉足肥胖治疗领域,公司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今年迄今为止,其股价在欧洲股市上涨了110%以上,主要受到多个减肥药管道的积极研发进程带来的强大催化。
然而,该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丹麦医药巨头诺和诺德以及来自美国的礼来仍然牢牢占据减肥药市场的主导地位,因为他们的所谓“减肥神药”对全球范围内那些体重超重的消费群体来说至关重要。
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一些权威药品监管机构现已扩大了GLP-1药品标签,用于治疗肥胖相关的并发症和其他疾病,比如糖尿病等。人们对该药物的其他潜在副作用,比如肌肉损失和自杀念头,仍存在担忧情绪,美国医疗保障当局也反对治疗的高昂费用。
然而,人们对这些减肥治疗药物的兴趣仍在继续大幅增长,有华尔街分析师估计,到2030年,整个减肥药市场的总计价值可能高达2000亿美元,相比之下2023年减肥药市场规模可能还不到100亿美元。世界肥胖联合会
(WOF) 预计到 2035 年,超过40亿人(占世界人口规模的一半以上)可能患有不同程度的肥胖症。华尔街大行高盛的一份预测报告则显示,到2030年,全球抗肥胖药物市场的年销售额可能会增长到1300亿美元左右,高于该行此前预期的约1000亿美元;而高盛统计的2023年早些时候的年销售额仅仅为60亿美元。
巴克莱欧洲药品研究主管艾米丽·菲尔德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减肥药物市场可能会变得更加“碎片化”,因为制药公司会瞄准不同的细分市场,并指出对抗肌肉损失的治疗可能是减肥药“差异化”的一个好方法
然而,她指出,像Zealand Pharma这样规模和经营范围的欧洲医药公司凭借自身努力很难独自做到这一点,该公司需要与大规模制药公司进行合作。
菲尔德在电话采访中表示:“Zealand Pharma甚至没有考虑过自己制造药物。很多拥有它的人仍然拥有它,但想知道它是否会被买走。”
斯汀斯伯格周四排除了关于收购的猜测,称“这绝对不是我们计划的一部分”。但他指出,即使今年早些时候筹集了1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公司也需要一些大型合作伙伴。
“作为一家潜在的合作公司,我们有着非常明确的抱负,希望继续进入我们经营寿命的下一阶段,”斯汀斯伯格表示。“我们必须提供很多东西,我认为现在对于大型制药公司来说,选择与Zealand进行合作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创收机遇。”
他补充表示,正在进行合作讨论,并可能持续到明年上半年。
Zealand
Pharma旗下的两条至关重要的试验管线Petrelintide和Dapiglutide将分别在2024年底和2025年上半年进入超重和肥胖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
点赞(156)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10-08 来自:上证指数圈
史诗级大涨、惊魂跳水、2万亿、系统宕机!A股又见证历史10月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开门红,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开盘涨幅分别达到10.13%、10.76%、18.44%,其中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均创2000年以来最大开盘涨幅,创业板指则创下历史最大开盘涨幅。北证50指数开盘涨幅26.67%,同样创下历史最大开盘涨幅。
盘面上,今日开盘时共5329股飘红,其中涨停股达到941只,涨幅10%以上的股票达到3237只,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开盘后不久,多只股票盘中出现剧震。近日上市的次新股震荡最为显著,C无线盘中涨幅一度接近100%,约9:40股价突然跳水,涨幅一度回落至8.26%,触发临时停牌。
C长联开盘上涨31.29%,最高涨至80.84%,向上触发临时停牌,但复牌时股价直线跳水,一度跌超8%,向下触发临时停牌。
C合合开盘涨幅59.18%,盘中一度涨至106.93%,触发临时停牌。临停结束复牌后,股价出现大幅跳水,盘中涨幅一度回落至10.2%。
行业板块方面,半导体、软件服务、电器仪表、证券、通信设备等涨幅居前。证券板块开盘再现全部涨停的现象,龙头股东方财富开盘涨幅达到20%,涨停板封单一度超过350万手。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等券商龙头涨停板封单均超过200万手。
成交太火爆多家券商交易系统异常
10月8日,开盘后不到20分钟,A股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此时放量超2400亿元,刷新此前9月30日创下的历史最快万亿纪录。截至10:44,A股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
由于交易过于火爆,多家券商交易系统再次出现异常情况。有在中信证券、平安证券、招商证券等券商开户的用户反映,交易和行情展示出现卡顿。多位不同券商用户反映,银证转账功能卡顿无法操作,钱无法转进和转出。
投资者登录同花顺交易系统时,显示“后台繁忙,请求被取消,请稍后重试”。
聚焦港股市场的富途交易软件也出现故障,其中行业热力图不能显示。
据悉,国庆假期A股休市,但各大交易所和券商并没有休息,多家券商线上开户保持了7*24小时的服务状态,各分支机构重要岗位也安排专人值守。营销人员更是随时待命,及时与客户沟通。据媒体报道,各大券商的开户数更是在假期创出了历史新高。
国金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A股市场展现强劲上涨势头,投资者情绪显著提振,开户交易人数激增。公司多家营业网点、财富业务各部门均启动了复工在岗支持计划,确保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让投资者及时获取有温度的人工服务。
平安证券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节假日期间股票开户保持较高热度,每日开户量达平时数倍,开户意愿强烈。
市场冲高之下,多只基金下调了费率。今日,南方基金发布公告称,决定自2024年10月10日起,调低南方浩升稳健优选6个月持有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其中,管理费年费率由0.8%调低至0.4%,托管费年费率由0.15%调低至0.05%。鹏华基金也发布公告,调整鹏华沪深300ETF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其中,管理费年费率由0.50%调低至0.15%,托管费年费率由0.10%调低至0.05%。
A股盘中出现惊魂一幕
约10:34左右,A股盘中出现大面积跳水,多只涨停板的股票被砸开,券商龙头东方财富涨停板被砸开,盘中出现多笔10万手以上的大单,截至午间收盘时,该股再次封住涨停板,成交额已突破300亿元。
和证券板块同样强势的多元金融板块早盘也出现大幅跳水,盘中涨幅一度由9.5%以上回落至3.4%,海德股份、中航产融、建元信托、鲁信创投、越秀资本、中粮资本等多只涨停股被砸开。中粮资本盘中股价犹如“过山车”,股价一度从涨停板被砸到跌停,上演了“天地板”的剧情,临近午间收盘时,公司股价再次触及涨停板。
-
点赞(212)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09-19 来自:上证指数圈
美联储降息夜表现如何?华尔街分析师:几近完美!美东时间周三,在美联储宣布自2020年以来首次降息后,美股短暂上涨至盘中创纪录水平。但随后,由于鲍威尔在问答环节“鹰”声频出,主要股指摇摆不定,最终收盘时走低。
不过,考虑到美股目前距离历史高位仅有咫尺之遥,华尔街多数分析师仍然对这场新闻发布会表示满意——尤其是在市场已经提前消化了将大幅降息预期的前提下。
美联储实现“理想情境”
美东时间周三,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5.25%至5.5%调低到4.75%至5%。这是自2020年3月份以来的首度降息,市场早已期盼已久。
同时,鲍威尔声称并不急于放松政策,并认为美国经济目前没有衰退的迹象,也否认经济衰退即将到来的说法。
这一结果,正完美符合摩根士丹利策略师本周早些时候提出的“最理想情境”: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同时不会令市场对经济增长感到恐慌。
LMAX Group市场策略师克鲁格(Joel Kruger)也在声明中称:"美联储进一步降息50个基点,满足了市场的期望。"
从历史规律来看,美股历来对美联储降息反应良好。Fundstrat的分析师汤姆•李(Tom Lee)表示,自1971年以来,每逢美联储首次降息,那么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美股为投资者带来正回报的概率为100%,平均回报率为13%。
美联储焦点已转移至就业
Glenmede投资策略和研究主管杰森·普赖德(Jason Pride)还特别提到了美联储的决议声明。
在这份最新的决议声明中,美联储FOMC将就业“稳定”改为“放缓”;修改了对于美国通胀的描述;将“进入到更好的风险平衡”改为“大致平衡”;删除了“在对通胀持续向2%迈进更有信心之前,不宜降低利率目标区间”的措辞。
普赖德表示,这份决议声明意义重大,因为它证实了美联储已经转移了其主要关注点:
“目前,美联储更担心的是劳动力市场,而不是通胀。”
未来,投资者将关注新发布的经济数据,从中寻找美联储快速降息举措是否阻止了经济衰退和就业降温的迹象。
摩根大通投资组合经理普里亚•米斯拉(Priya Misra)在美联储公布决议后写道:“未来的数据对市场将更为重要…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就是鲍威尔证实市场的预期,即美联储承认劳动力市场的下行风险,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花旗:鲍威尔发言让人困惑
不过,并非华尔街上所有人都对这场发布会感到满意。花旗短期利率交易全球主管辛格(Akshay Singal)就感到有些不满。。
尽管辛格几周前就大胆预测美联储将降息50个基点,但如今,虽然美联储降息幅度真的如他所料,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董事会其他成员的谨慎语气,却反而让他心生困惑。
辛格表示,鲍威尔的发言让他对于“未来还会有更多大幅降息”的想法产生了怀疑。
"这是相当强硬的50个基点降息," 辛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总的来说,美联储可能对这个结果感到满意,它没有被认为是过度宽松,但消极的一面是市场会感到困惑。”
尽管花旗经济学家维罗妮卡·克拉克等人在鲍威尔决议发布后表示,他们仍预计美联储将在11月进一步降息50个基点,12月进一步降息25个基点。但辛格却坦言,考虑到鲍威尔的言论和美联储的预测,11月的利率决定现在实际上是一个难以确定的问题。
“美联储在11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就像抛硬币一样,”他直言,“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数据。”
-
点赞(155)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09-18 来自:上证指数圈
光刻机:国之重器 任重道远事件:光刻机里程碑式突破的新闻,节假日期间迅速发酵。中国严重依赖ASML光刻机。由于ASML必须获得荷兰政府的出口许可证才能出售其先进的DUV工具,实际上中国实体难以获得这些机器。目前光刻机国产化率仅为2.5%,整机技术与海外差距较大。我国2023年进口光刻机数量高达225台,进口金额高达87.54亿美元,进口金额创下历史新高,预计3-5年内我国光刻机主要依赖进口。
从全球光刻机竞争格局看,光刻机市场由国外企业主导。ASML占绝对霸主地位,2022年市场份额占比82.1%,Canon占比10.2%,Nikon占比7.7%,上海微电子为国内唯一巨头。超高端光刻机EUV领域ASML独占鳌头,高端光刻机ArFi和ArF领域也主要由ASML占领;Canon主要集中在i-Iine领域;Nikon除EUV外均有涉及。2022年光刻机国产化率仅2.5%,上海微电子为国内唯一巨头。
中国已攻克氟化氩光刻机,其中该目录中,公开可见的与光刻机代际水平和性能等密切相关的光源193纳米,分辨率≤65nm,套刻≤8nm。此次国产套刻指标≤8nm的氟化氩光刻机,实际制程约为55nm,技术水平仅相当于ASML于2015年二季度出货的TWINSCANXT1460K,甚至部分关键指标不如ASML2006年推出的干式DUV光刻机XT1450,所以总体差距在15—20年。
ASML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总结如下:1)1990年左右,推出突破性平台PAS5500,为ASML带来盈利所需的关键客户;2)2001年,推出TWINSCAN系统,生产效率大幅提升;3)2003年,推出第一台浸没式光刻机TWINSCANAT1150i;4)2010年,交付第一台EUV设备(NXE:3100);5)2023年,交付第一台High-NAEUV设备。
全球光刻机规模在2023年约为271亿美元,ASML、Nikon、Canon这3家公司几乎垄断全球光刻机供应。2023年全球光刻机总规模高达271.3亿美元,预计2024年或将增长到315亿美元,长期来看光刻机需求有量价齐升的逻辑,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趋势。光刻机的价值量随着制程不断降低呈现指数级别上涨,未来3nm-1nm制程的光刻机价值量或将超过10亿元。2022年三家公司共出货551台光刻机,其中ASML生产了345台光刻机,占比63%。如果拆分不同类别的光刻机占比来看,在EUV领域,ASML具有绝对话语权,占有100%份额,ASML官网数据,2023年各类光刻机均价为EUV(17386万欧元)、ArFi(7196万欧元)、ArFdry(2742万欧元)、KrF(1192万欧元)、l-ine(399万欧元)。
光刻机分成三类,最先进的是浸润式EUV光刻机,主要用来做7nm以内最先进的芯片;其次是浸润式DUV光刻机,可以做14-28nm的芯片;最后是干式DUV光刻机,可以做28nm以上的制程的芯片。
全球芯片主要有65nm,28nm,14nm和7nm这几个关键节点,65nm基本可以满足所有军工芯片的生产,28nm基本可以满足所有工业和家电类芯片的生产,14nm基本可以满足可穿戴设备和汽车芯片生产,7nm以上芯片主要满足手机,电脑和AI芯片的需求。
2023年1月27号,针对中国芯片设备出口限制的会议在华盛顿结束谈判,美日荷三国就对限制中国先进设备出口限制达成协议,三方谈判结束后。2024年3月份荷兰传出对中限制先进光刻机型号,4月初日本也出台23种的设备对特定国家禁止输出。由此可见日荷已正式进入立法磋商阶段,相关法律规定的出台呼之欲出。
作为国内卡脖子较为严重的技术之一,能否实现先进制程的自主可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看光刻机能否突破。一般来说,国内有更先进的技术才会发布次先进的技术,这次官宣可能代表着光刻机先进制程取得了0→1的突破。中国已攻克氟化氩光刻机,其中该目录中,公开可见的与光刻机代际水平和性能等密切相关的光源193纳米,分辨率≤65nm,套刻≤8nm。此次国产套刻指标≤8nm的氟化氩光刻机,实际制程约为55nm,技术水平仅相当于ASML于2015年二季度出货的TWINSCANXT1460K,甚至部分关键指标不如ASML2006年推出的干式DUV光刻机XT1450,所以总体差距在15—20年。
工信部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9月9号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印发”。两款国产光刻机进了首台套目录。
作为国有企业,上海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被视为中国发展国产光刻系统的最佳机会。尽管明显落后于ASML和其他全球竞争对手,但公司仍在不断取得进步。去年,该公司展示了一款能够使用28纳米级工艺技术制造芯片的光刻工具,并计划开始批量生产。
2023年3月,上海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申请了极紫外线(EUV)光刻技术专利,这一进展表明,尽管面临国际制裁和贸易限制的挑战,中国在光刻技术领域仍在持续取得进展。
中国在光刻技术领域的这些努力,不仅是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一步,也是实现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战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有望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国政府正在推广两种新型光刻机:
这两种新型光刻机均为深紫外线(DUV)光刻设备,采用氟化氩激光器技术。其中一台设备工作在193nm波长,能够提供65nm以下的分辨率和8nm以下的覆盖精度;另一台工作在248nm波长,分辨率为110nm,覆盖精度为25nm。尽管这些技术显示了显著的进步,但与行业领导者如ASML和尼康的设备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上海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SMEE)生产的SSX600是中国最先进的光刻工具,能够采用90纳米工艺技术生产芯片。新型DUV设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光刻技术领域的又一进步,尽管尚未商业化,但已显示出国内芯片制造努力的成果。
工信部官方文件披露国产ArF光刻机进入推广应用阶段。9月9日,工信部公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其中集成电路生产装备章节列示了氟化氪(KrF)光刻机、氟化氩(ArF)光刻机两项,意味着国产KrF、ArF光刻机已完成首台生产、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工信部列示的国产ArF光刻机对应制程≤65nm,预计为干式DUV光刻机。根据工信部文件所示的核心技术指标,该ArF光刻机分辨率≤65nm,即对应单次曝光关键尺寸≤65nm(通俗称即为制程≤65nm),预计为数值孔径(NA)相对较低的干式ArF光刻机。2018年3月上海微电子的干式ArF光刻机SSA600通过验收,SSA600最高可满足12寸线90nm光刻工艺需求,工信部列示的ArF光刻机与SSA600均为干式+ArF光源,但制程更先进,预计因数值孔径有所增加、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根据所用光源分类,光刻机经历了5代产品发展。
第一代为g线型,属于可见光源,最初为接触接近式光刻机,使用光源为436nm的g-line,对应800-250nm工艺;
第二代为i线型,属于紫外光源(UV),最初为接触接近式光刻机,使用光源为365nm的i-line,对应800-250nm工艺;
第三代为KrF型,属于深紫外光源(DUV),初代为扫描投影式光刻机,采用248n的KrF光源,对应180-130nm工艺;
第四代为ArF型,属于深紫外光源(DUV),采用193nm的ArF光源,分为步进扫描投影式光刻机(干式)和浸没式步进扫描投影式光刻机(湿式),分别对应130-65nm和45-7nm工艺(38nm以下开始使用多重曝光工艺);
第五代为EUV型(极紫外),为步进扫描投影式光刻机,采用13.5nm的EUV光源,对应7-3nm工艺。
工信部列示的国产ArF光刻机套刻精度≤8nm,尚有提升空间。根据工信部文件所示的核心技术指标,该ArF光刻机套刻精度≤8nm,作为对标,当前ASML生产的干式ArF光刻机主力机型NXT:1470,其分辨率≤57nm、套刻精度≤4.5nm。套刻精度即多次光刻的图案层之间的对齐精度,多重曝光工艺对套刻精度的要求更高,预计工信部列示的ArF光刻机尚需提升套刻精度才能满足多重曝光工艺。
国产光刻机及光刻工艺技术持续进展,信息部分公开提振市场信心。此前国产光刻机相关公开信息较少,保密程度高,而2024年以来,3月22日华为公开四重曝光工艺技术改进优化的专利,6月20日工信部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公示稿(后于9月9日正式发布),9月10日上海微电子公开“极紫外辐射发生装置及光刻设备”的专利,国内光刻设备及曝光工艺公开信息增多,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工信部指导目录亦列示涂胶显影、CMP、量测等半导体设备。工信部在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中,列举了涂胶显影机(工艺节点等于或优于28nm)、化学机械抛光机(工艺节点等于或优于14nm)、光学线宽量测装备等,其余亦包含湿法清洗、氧化炉、离子注入等环节装备,当前国产半导体设备多领域处于研发突破关键阶段,短板领域未来有望加速补齐,助力先进制程产线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
国产光刻机相关标的:茂莱光学,波长光电,炬光科技,福晶科技;
光刻机是代工最关键和核心设备,也是大陆最薄弱环节。光刻机21年全球市场172亿美金,其市场份额在晶圆生产设备中占比为20%,是半导体设备第二大品类。竞争格局上,ASML一家独大,Nikon+Canon占据剩余份额,大陆厂商目前进展较快的有上海微电子。
光刻机制裁落地,国产化势在必行。美国对大陆制裁层层升级,23年3月8日光刻机制裁落地,荷兰政府发布新出口管制,ASML需要申请出口许可,才能装运最先进的浸没式DUV系统,光刻机国产化亟待加速。
国产光刻机潜在的供应链公司:
一、光刻机整机:
1、上海电气:母公司为上海微电子第一大股东;
2、奥普光电:长春光机所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长春光机所生产光刻机。
二、光源
(1)波长光电:光刻机平行光源系统;
(2)茂莱光学:精密光学器件已应用于国产光刻机;
(3)福晶科技:全球最大LBO、BBO非线性光学晶体生产商。
三、光学器件
(1)腾景科技:多波段合分束器已进入微电子供应链;
(2)苏大维格:向上海微电子提供光刻机用的定位光栅产品;
(3)炬光科技:提供光刻机曝光系统里面核心元器件光场匀化器;
(4)京华激光:控股国外公司在光刻机微结构光学方面实力较强;
(5)晶方科技:下属荷兰ANTERYON公司服务国际领先光刻机厂商。
四、洁净设备
(1)蓝英装备:精密清洗设备面向高端芯片制造行业企业客户;
(2)美埃科技:提供最高洁净等级标准的设备,国外企业供应商白名单;
(3)国林科技:产品用于CVD、ALD、晶圆清洗、污染物及光刻胶去除等工艺中。
五、温控:
(1)海立股份:微电子装备集团的系统级合作商
(2)同飞股份:液体恒温设备应用于光刻机等领域的温度控制
六、物镜:
赛微电子:光刻机厂商的MEMS透镜部件供应商。
七、控制器:
电科数字:子公司可供货光刻机控制器。
八、结构件:
金力泰:超微弧氧化技术可应用于光刻机设备零部件的表面处理;子公司是上海微电子供应商。
九、维修服务:
东方嘉盛:提供光刻机寄售维修服务。
十、半导体设备公司:
中微公司(刻蚀、薄膜沉积等),北方华创(薄膜沉积、刻蚀、清洗设备、氧化炉等),中科飞测、精测电子(前道检测量测设备),拓荆科技(薄膜沉积、键合设备等),芯源微(涂胶显影、清洗设备等)。
光刻机除了本身的整机壁垒极高之外,零部件的供应也十分关键,一台先进的光刻机高达10万个零部件,零组件的供应十分关键。
参考资料:
20240913-东海证券-光刻机:国产设备发展任重道远,零组件企业或将长期受益
20240917-申银万国-半导体:工信部公布国产光刻机相关信息,自主可控提振信心
投资顾问:王德慧(登记编号:A0740621120003),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交易品种的买卖指令或买卖出价,投资者应自主进行投资决策,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或作者无关,自行承担风险,本公司和作者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点赞(179)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09-14 来自:上证指数圈
势不可挡!10年国债收益率直逼2.0%尽管今日非银机构不交易,但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再创2002年以来新低,直逼2.0%。已有机构表示,“当下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理由能说服债市多头离场。”不过,央行卖债的信息对市场的影响弱化后,不宜低估央行对长端利率调控的决心。
截至14:30,今日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降2.7BP至2.04%,其余各期限国债利率也都有2BP左右的下行幅度。
图:今日各期限国债行情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财联社整理)
需要指出的是,今日非银机构休假,仅银行机构参与利率债的交易。上午,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附息国债11”的成交笔数只有37笔。8月以来受监管指导等影响,国债活跃券的成交热度下降,但近期依然维持在日均300笔以上。
市场一直较为关注央行卖债的动向,8月央行公告已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买短卖长”,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从上周起,“24续作特别国债01”、“24续作特别国债02”也被纳入了央行操作的范围。
民生证券固收首席谭逸鸣指出,近期央行买卖国债对长端利率走势的扰动影响有所弱化,包括央行卖出特别国债对于市场的影响也较为有限,短期内债市缺乏明确利空因素之下,长端再度顺势下行,“挑战”前低。
从昨日盘后公布的8月社融信贷数据来看,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依然偏弱。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000亿元,同比少增4600亿元;8月新增社融3.03万亿元,同比少增981亿元;8月社融同比增速从7月的8.2%回落至8.1%。
国投证券固收首席尹睿哲认为,8月社融总量虽有政府债券拉动,但信贷结构基本延续前期的弱势。企业中长贷增速仍在下行、居民中长贷增速转为回落、M1增速进一步下行至历史新低等现象都反应出当前融资需求偏弱、微观主体信心不足。
“当下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理由能说服债市多头离场。”浙商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在其公号“浙商银行FICC”上撰文表示,短期内增量财政刺激被证伪,8月金融、经济数据公布前,非银机构或已进行预防性加仓。
谭逸鸣认为,当前基本面和资金面仍支撑债市做多情绪,货币政策宽松预期也愈发浓厚,债市聚焦点短期内仍将落在降准降息与央行卖债之间。虽然央行卖债对债市利率影响有所弱化,但其信号意义仍强,央行调控长端利率的决心仍不宜低估。考虑到降准节奏或先于降息,9月便降息的概率预计不高。
具体策略上,平安证券固收首席刘璐建议关注哑铃策略。债市整体仍处在友好环境,但监管对于长债的调控仍是扰动项,同时近期短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故规避更容易受扰动的7Y-10Y期限,可以关注超长债和短债的哑铃策略,短债可以关注3Y以内的国开债和当前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同业存单。
-
点赞(251)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09-12 来自:上证指数圈
近年最淡白酒中秋销售季?业内反馈同比降20%-30%9月12日讯 尽管各大白酒品牌在今年中秋季加大了促销力度,但业内普遍反馈动销“不太好”,销售同比下降两三成是普遍现象,终端渠道商依然面临库存过高的情况。
“今年中秋这段时间,预计动销普遍下降20%-30%。”今日,四川酒类流通协会高层张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张强的说法并不夸张。近日财联社记者采访四川、贵州、福建等多地酒商,得到的反馈普遍是——“今年中秋不太好”“比较疲软”“感觉今年中秋是最近几年来最淡的”。部分烟酒店老板,甚至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当然,也有表现相对较好的案例。“据我们内部数据统计,今年中秋公司白酒销售额略有增长,主要是今年公司加大了促销的力度。一些性价比高的酒水表现较好。”近日,一位红旗连锁(002697.SZ)内部人士向记者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红旗连锁拥有3655家门店,今年上半年其烟酒销售额占营收比重约35%。
(贵州茅台酒 财联社记者朱万平 摄)
“具体销售数据方面我们不便透露。只能说整体感觉今年中秋市场比以往要淡。不过近期有回升现象。主要是一些质价比高产品开始动起来了。”某大型连锁酒类流通上市企业高管向财联社记者称。
“就我个人而言,跟去年差不多。但我是个案,不能代表别人。据我了解,今年同行中秋前夕的销售情况都很不好,不如去年同期应该是普遍情况。”近日,福建酒商王强也对财联社记者称。
实际上,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市场对于中秋白酒动销疲软并不感到意外。但是今年中秋白酒市场的疲软程度,或超出外界的预期。
今年9月初,针对中秋白酒市场展望,泸州老窖曾表示,预判今年中秋白酒动销预计不会有太大变动——既不会大升也不会大降,将呈现存量竞争格局。泸州老窖还表态,今年中秋将加大市场投入以获取更多份额。而此前国金证券则预计,今年中秋整体动销小幅下滑,部分强势品牌或能实现正增长。
今年中秋白酒线下动销疲软,除主要受大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实际上也受到渠道多元化的影响。“线下终端门店普遍反映生意下滑30%,这30%的下滑并不是说需求不在了,而是有一部分是被抖音电商、拼多多等电商分流了所致。”一位河南酒商指出。
一个例子是今年618期间,久爱智行数据显示,国内主流电商平台中白酒销售额近百亿,同比增长39%(618全网商品交易总额7987亿元,同比增长约15%,白酒品类远超平均水平),今年5-6月白酒整体线上销售额约198亿元,同比增长73%。
不过,电商渠道分流并非白酒市场表现疲软的主要因素,电商渠道也并非白酒市场的主导力量。目前,线下渠道仍是白酒销售的主要渠道,而券商预估线上渠道只占白酒销售的20%左右。
实际上,去年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的线上销售占比只有16.08%、5%、1.32%、5.22%、4.7%和3.6%。(注:贵州茅台线上销售含自营平台i茅台数据,因而占比较高)
不过,在批价表现方面,相比于618期间,今年中秋高端白酒的批价表现整体较为稳定。以飞天茅台(500ml散瓶)为例,易茅时价小程序显示,8月17日以来,飞天茅台(500ml散瓶)批价由2450元/瓶降至目前约2400元/瓶,波动较小。据财联社记者了解,这与近期贵州茅台调整发货结构有关,散瓶茅台发货相对较少,支撑了价格。此外,8月17日以来,五粮液、国窖1573批价也比较稳定,分别稳定在940元/瓶-945元/瓶、 860元/瓶-870元/瓶。
-
点赞(136)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09-09 来自:上证指数圈
内外需同走弱 物价下行压力再现——2024年8月通胀数据点评2024年8月中国CPI同比上涨0.6%,预期上涨0.7%,前值上涨0.5%。8月中国PPI同比下降1.8%,预期下降1.4%,前值降0.8%。总的来看,8月我国CPI、PPI同比增速均不及市场预期,且PPI出现了拐头向下的现象,物价水平的下行压力再度显现。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观团队认为,8月通胀数据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CPI方面,高温、降雨等天气因素的影响下,食品价格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8月CPI食品价格同比、环比分别为0.8%、3.4%,分别较上月回升2.8、2.2个百分点,对于CPI环比的影响为0.60个百分点,即CPI环比上涨均由食品价格贡献。分项来看,鲜菜、鲜菌、鲜果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18.1%、9.8%、3.8%和3.3%,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49个百分点;此外,猪肉持续去产能之下,猪肉价格上涨7.3%,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0个百分点。
油价回落带动能源价格同比增速继续下滑。8月国际油价迅速下行,布伦特原油环比跌幅近5%,叠加去年同期的基数效应,国内能源价格同比增速呈回落态势。其中,8月CPI交通工具用燃料同比增速大幅回落7.8个百分点至-2.7%,水电燃料同比增速也回落0.3个百分点至0.6%。
核心CPI缓慢下行。8月核心CPI同比增速继续回落0.1个百分点至0.3%,再度创下2021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且环比增速也创下有统计以来同期新低。分项来看,8月核心CPI走弱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暑期消费的不及预期,8月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11.9%和3.6%。此外,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也导致居住相关消费价格低迷,8月租赁房房租同比下滑0.3%。
PPI方面,基数作用叠加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回落,PPI同比再度开始下行。8月PPI同比为-1.8%,明显低于7月的-0.8%和预期的-1.4%;环比增速为-0.7%,明显不及上月的-0.2%,增速创下去年7月以来新低。国家统计局表示,“8月份,受市场需求不足及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同比均下降。”可见,8月PPI表现低迷的背后,内因和外因均造成了拖累。其中,高耗能行业价格下降是PPI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PPI内部,上下游之间的价格分化再度加剧。8月上游生产资料同比、环比增速分别为-2.0%、-1.0%,分别低于7月1.3、0.7个百分点;而下游生活资料价格相对平稳,8月生活资料PPI同比、环比增速分别为-1.1%、0%,分别低于7月0.1个百分点、持平。
总的来看,8月我国物价水平下行压力再度加重,背后主要的原因或是国内外基本面共同走弱。国内方面,二季度以来增长斜率持续放缓,内需也相对低迷,这不仅在实际需求层面对商品价格造成了拖累,亦出现了情绪上的“自我实现”效应。海外方面,8月初公布的美国7月非农数据不及预期后,海外商品价格震荡调整,铜、原油等全球定价品种价格均有所下跌,同样加重了国内物价的下行压力。展望后续,美联储降息后国内货币政策空间也有望打开,但全球经济能否在政策宽松的背景下出现企稳,仍存在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李枭剑(登记编号:A0740624050014)进行撰写,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交易品种的买卖指令或买卖出价,投资者应自主进行投资决策,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或作者无关,自行承担风险,本公司和作者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点赞(92)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09-05 来自:上证指数圈
需求预期逆转?港股石油股加速下行 中石油H股创两个月新低今日港股石油股再度走弱,不仅跌幅位居市场前列,且跌势有所加速。
截至发稿,中石化(00386.HK)重挫逾6%,中石油(00857.HK)跌超3%,创两个月以来新低。昆仑能源(00135.HK)、中海油(00883.HK)跟跌。
消息面上,9月4日(周三)国际油价延续跌势,当天公布的就业数据和部分美股公司财报,都令投资者担忧美国消费支出增长放缓,看淡美国石油消费需求增长前景。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据美联储最新发布的经济状况“褐皮书”显示,近几周美国更多地区进入到经济活动“持平或下降”的行列。
报告显示,经济活动方面,12个地区中仅有3个地区的经济活动出现轻微增长,9个地区报告的活动持平或下降,而7月的报告中,经济活动持平或下降的地区只有5个。
截至发稿,纽约商品交易所的WTI原油期货价格跌破70美元整数关口,跌至9个月来的最低水平,几乎抹去年内全部涨幅,对多头情绪形成打压。
另一方面,有报道称,OPEC+已接近就推迟10月增产达成一致,也向市场传递出了“寒意”。
据报道,因信息未公开而要求匿名的代表们透露,OPEC+接近就推迟10月增产达成协议。OPEC+原计划在10月将日产量提高18万桶,并在当季余下时间每月进行类似幅度的增产。但在原油价格跌至9个月低点后,该组织成员重新考虑了这个计划。
而据华泰期货研究员潘翔、康远宁9月5日的报告分析称,欧佩克退回减产并不是简单的利多信号,因为这代表着欧佩克认为当前的需求疲软,需求需要大幅下修。
华泰期货还指出,由于中国需求的大幅下修,明年全球需求增长的空间非常有限,即便是欧佩克维持当前产量即2700万桶/日以下,市场也可能出现过剩。
综合来看,由于目前中国、日本炼厂的原油采购需求偏弱,9月份开始欧美炼厂也将进入传统秋季检修,需求偏弱格局或持续。短期原油价格受利空共振影响持续下行,或将继续考验下方支撑。
-
点赞(190)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07-17 来自:上证指数圈
深夜突袭!重磅政策出炉 A股万亿赛道迎来利好A股15000亿元赛道密集传来利好。
首先是,阳光电源、晶科能源、TCL中环等光伏巨头相继宣布在沙特投建重大项目。其中,晶科能源、TCL中环的两大光伏项目总投资额累计约超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亿元)。截至目前,阳光电源、晶科能源、TCL中环的总市值分别为1458亿元、736亿元、349亿元。
同时,政策面也迎来重大利好。7月15日,工信部正式截止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的公开征求意见。上述文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6日收盘,A股光伏板块的总市值约为15000亿元。有机构分析称,工信部此举将抑制新增产能投放,扭转当下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态势。随着政策面的发力,以及行业亏损的持续加剧,预计落后产能将持续退出,促进行业恢复健康发展。
利好突袭
7月16日晚间,A股两大光伏巨头——晶科能源、TCL中环相继公告称,计划在沙特投建重大项目。
其中,“光伏组件龙头”晶科能源公告,子公司晶科中东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全资子公司RELC等签订股东协议,在沙特成立合资公司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项目总投资约9.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5亿元)。
该项目或将成为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行业海外最大的制造基地,也是迄今为止晶科能源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
晶科能源在公告中指出,本次签订的股东协议,有助于公司深入贯彻全球化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海外产能建设布局,拓展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份额,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光伏硅片龙头”TCL中环亦公告称,拟与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及PIF子公司RELC签署《股东协议》,计划在沙特阿拉伯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年产20GW光伏晶体晶片工厂,总投资额约2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1亿元)。TCL中环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LumeTechS.A.PTE.LTD.持股40%,RELC持股40%,VI持股20%。
另外,16日上午,阳光电源官微发布消息称,7月15日,公司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容量高达7.8GWh。该项目的三个站点分别位于沙特的Najran、Madaya和KhamisMushait地区,2024年开始交付,2025年全容量并网运行,将有效提高沙特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助力沙特“2030愿景”实现。
受此消息提振,阳光电源股价午后直线拉升,盘中最高涨超10%,截至当日收盘,涨幅仍高达9.84%,相较于7月10日低点,累计涨幅已达24.7%。
另外,海南矿业16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当日与阿吉兰矿业签署谅解备忘录,就双方拟共同探讨在沙特合作建设锂盐厂项目的可行性,并拟共同设立以上游锂资源、当地矿产勘探及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能源金属矿产和技术投资机会为主的产业基金等合作达成一致意向。
据悉,阿吉兰矿业从属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是沙特知名的国际化投资公司之一。在沙特“2030愿景”的支持下,该公司致力于将采矿及金属行业建设成为沙特阿拉伯的第三大工业支柱,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目标在沙特国家工业发展和物流计划(NIDLP)下完成130亿美元投资。
重磅政策
与此同时,光伏行业的政策面也迎来重大利好。
7月15日,工信部正式截止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的公开征求意见。上述文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
相较于《规范条件(2021年本)》,本次修订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继续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二是提高部分技术指标要求;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引导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五是鼓励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六是加强规范名单的动态管理。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修订重点在于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引导建设先进产能。
首先是,提高资金能力要求。《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光伏制造企业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总销售额的3%且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鼓励企业取得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另外,对于除多晶硅之外的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也将由20%提升至30%。
其次是,提高技术指标和能耗要求。在技术指标方面,新增了N型电池、组件等产品相关要求,将现有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不低于22.5%、19.6%提升至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2%、21.2%,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5%、22.3%;新建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23%、20%提升至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6%、23.1%。在能耗要求方面,对光伏组件衰减率指标、光伏制造项目电耗等进一步收紧要求。
另外,在加强质量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其中提出,光伏制造企业应具有应用于主营业务并实现产业化的核心专利,研发生产的产品应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且近三年未出现侵权行为的要求,鼓励企业按照《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完善相关体系建设。同时,强调对产品高可靠、长寿命的要求,将工艺及材料质保期由10年提升至12年,提升产品衰减技术指标,并增加可靠性试验要求。
光大证券分析称,工信部此举将抑制新增产能投放,扭转当下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的态势。国内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光伏主材价格大幅下跌,多环节价格跌破现金成本,光伏企业裁员、关闭产线不断发生,行业进入去产能阶段。
展望后市,光大证券认为,随着政策面的发力,以及行业亏损的持续加剧,预计落后产能将持续退出,促进行业恢复健康发展。落脚到A股市场,预计今年二季度,光伏行业有望盈利见底,龙头企业韧性更强,具体来看,围绕周期底部和技术创新环节展开布局,关注多晶硅料、一体化组件厂、光伏玻璃、上半年拐点已现的逆变器以及新技术设备头部企业。
-
点赞(37)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07-16 来自:上证指数圈
A股释放积极信号!一大批公司发布回购、业绩预增等公告7月15日盘后,一大批上市公司发布回购、业绩预增等公告。
今年以来,A股回购热情高涨,无论是回购公司数量还是回购金额,均已超过去年全年。上市公司真金白银实施回购,无疑将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提振投资者信心。不少市场观察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回购的趋势有望延续。
此外,长川科技、新易盛等多家公司还发布了业绩翻倍的预增公告。
上市公司扎堆发布回购公告
7月15日盘后,超10家上市公司扎堆发布回购公告。
以能源物流为主业的广汇物流公告称,拟2亿元至4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7.84元/股(含),此次回购的股份将全部予以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此举有利于维护公司市值、提升每股收益,进一步提高公司股东的投资回报,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该公司表示,回购计划是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是基于对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和价值增长的考虑。
棕榈股份拟以5000万元至1亿元回购股份,用于依法注销以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及未来适宜时机用于实施股权激励。回购价格不超过2.37元/股。
宁波韵升公告,公司拟以7500万元至1.5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8.03元/股。
交建股份公告,拟以4000万元至6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9.15元/股,本次回购股份将用于未来公司管理层和员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海陆重工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5000万元至1亿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发行的A股股份,回购价格上限8.55元/股(含)。
三元生物公告,公司拟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35元/股,回购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
除此之外,广博股份、海科新源、道森股份、河化股份、中望软件、九州一轨、骄成超声和上能电气等纷纷发布回购公告。
Wind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共有1722家A股上市公司真金白银实施回购,回购金额合计1094.54亿元。无论是回购公司数量还是回购金额,均已超过去年全年。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上市公司将实际回购的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1月25日至26日,证监会召开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其中包括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回购注销、现金分红。
业内普遍认为,上市公司把回购的股票全用于注销、不再流通,能够更好地起到市值管理的作用,是直接回报股东的一种方式。
事实上,今年不少上市公司将原定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的股份,转而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如天源环保7月15日晚发布公告,公司拟将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514.7万股用途由“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变更为“用于注销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最新发布回购公告的广汇物流、棕榈股份等公司回购的股份将全部予以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多行业半年度业绩改善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晚,A股共有1578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7月15日当晚,又有一批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多家公司业绩预喜。
长川科技公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亿元至2.3亿元,同比增长876.62%—1023.12%。公司表示,报告期内,集成电路行业总体温和复苏,细分领域客户需求提升显著,公司应用于集成电路测试领域的产品覆盖度不断拓宽,市场占有率持续稳步攀升,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新易盛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8.1亿元至9.5亿元,同比增长180.89%—229.44%。报告期内公司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高速率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公司预计销售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公司第一季度实现净利3.25亿元,据此计算,预计第二季度净利4.85亿—6.25亿元,环比增长49%—92%。
从已披露2024半年度业绩预告的公司来看,不少黄金、消费电子、半导体、汽车、化工等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回暖较为明显。
受益于国际金价、银价大幅攀升,黄金、白银类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明显回暖。很多上市公司业绩实现翻倍式增长。
华福证券统计,2024年半年度化工行业业绩预告预喜占比50%,锦纶、氨纶、粘胶、磷化工等子行业预喜占比高,展现盈利能力持续向上。
据招商证券统计,大类行业中,信息技术、资源品、医药生物预计业绩边际改善,消费服务有望维持较高增速;半年报业绩增速预计较高或者改善幅度较大的方向预计主要有:高景气的TMT领域,如半导体、元件、光学光电子等;受益于海外补库动能较强的出口领域,如白电、黑电、纺织制造、家居用品、工程机械、电网设备等;价格上涨的部分资源品,如化学纤维、工业金属等;需求稳健增长或成本回落的部分消费领域,如食品加工、白酒、调味发酵品、养殖业、教育等;以及中药、医疗器械、电力、公路铁路等其他细分领域。历史数据来看,半报业绩预告增速较高的行业,往往在7、8月份有领先表现。
机构:指数中枢或较上半年抬升
7月15日,盘中高股息板块震荡拉升,煤炭、贵金属、石油天然气等板块涨幅居前。不少机构认为,在政策预期升温下,随着半年报行情的继续,指数仍有望迎来阶段性修复行情。
展望未来,招商基金表示,当前A股对宏观风险与经济问题等中长期因素定价较为充分,后续市场进一步下行空间或有限。但考虑到市场风险偏好仍处于低位,或可聚焦低风险特征的稳健红利股,以及政策产业催化密集的低估成长板块。
“经过前期的调整,市场已逐渐出现企稳趋势。”恒生前海基金认为,后续市场中枢或缓步提升,上行风险高于下行风险,但短期内或维持震荡,向上的持续性还有待观察,但出现风格的切换可能带来结构性机会。行业配置上,短期内建议价值及成长板块均衡配置,但中长期维度看,科技板块在全年维度仍有较大机会,建议紧密跟踪人工智能产业和高端制造产业的发展并把握长期趋势性机会。
近期半年报密集披露,中金公司认为,二季度A股整体业绩增速有望较一季度温和回升,全球定价的资源品、出口链和TMT板块可能成为结构亮点。与苹果产业链相关的消费电子、PCB和芯片设计相关的细分领域,经历长周期调整后呈现盈利从底部加快复苏的迹象。汽车及零部件受益于出口,业绩也实现较好增长,叠加自动驾驶主题的催化,成为市场的热点。预计半年报所反映的景气线索仍将是近期市场交易的重点。
配置方面,半年报业绩披露期,中金公司认为,业绩好于市场预期的板块和个股有望有相对表现;景气提升结合改革及政策支持,关注科技创新领域尤其是具备产业自主逻辑的板块;外需仍有韧性,在此背景下出口链行业和全球定价资源品有继续配置机会;红利资产中长期逻辑未变,但未来需要更加重视分子端基本面和分红的可持续性。
往后看,海通证券认为影响下半年市场的三大变量包括风险偏好、资金面以及基本面,均有望迎来积极变化。在诸多积极因素驱动下,下半年A股有望走出休整,指数中枢或较上半年抬升。
-
点赞(30)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07-04 来自:上证指数圈
太疯狂!超400次溢价风险提示 难阻资金大幅涌入QDII产品密集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7月3日盘前,又有国泰标普500ETF、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博时纳斯达克100ETF、博时标普500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华夏标普500ETF、易方达原油A人民币8只QDII产品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除基金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外,多家券商也发布了风险提醒公告。如7月2日,银河证券、国投证券、兴业证券、东兴证券等多家券商发布提醒公告称,纳指科技ETF被交易所列为重点监控证券,交易所将对该证券的异常交易行为进行从严认定。
今年以来QDII产品持续高溢价。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显示,33只QDII产品今年以来合计发布了超400次的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其中3只产品发布了60次以上的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QDII产品密集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近期,QDII产品密集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7月3日盘前,共有8只QDII产品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纳指科技ETF公告称,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特此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投资者如果盲目投资,可能遭受重大损失。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该基金将于2024年7月3日开市起至当日10:30停牌。
纳指科技ETF是今年以来全市场表现最好的基金产品,年内累计收益34.24%。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2月份发布首份溢价风险提示公告以来,该基金在95个交易日中已经发布了83份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此外,同一天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的还有国泰标普500ETF、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博时纳斯达克100ETF、博时标普500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华夏标普500ETF、易方达原油A人民币等8只QDII产品。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和易方达原油A人民币的溢价率分别为17.65%和10.84%,此外,易方达标普信息科技A人民币、博时标普500ETF、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华夏标普500ETF、博时纳斯达克100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和国泰标普500ETF的溢价率均超5%。
超400次溢价风险提示
近年来,QDII产品受到市场青睐,基金公司也在加大布局。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计算,2023年新成立的QDII基金数量为59只,创下历年新高。今年刚刚过半,也有鹏华道琼斯工业平均ETF、广发全球稳健配置、汇添富MSCI美国50ETF、宝盈纳斯达克100指数等21只QDII基金陆续宣布成立。
截至7月3日,QDII产品数量达到298只,资产净值合计接近4200亿元。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33只QDII产品合计发布了超400次的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其中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和易方达原油A人民币3只产品均发布了60次以上的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具体原因来看,受制于外汇额度限制,当基金公司自身外汇额度用尽时,QDII基金普遍会暂停场外申购,投资者只能买入相关场内产品,如此就会造成场内基金净值超过对应的场外基金净值,推高基金的溢价率。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QDII投资额度审批数据显示,54家拥有QDII投资额度的基金公司中,额度超过30亿美元的基金公司共有6家,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和博时基金,额度最高的不超过77.3亿美元。
投资者需求猛增,而基金公司外汇额度有限,QDII产品额度告急,不得不选择限购。Wind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130只QDII产品处于“暂停申购”甚至“暂停大额申购”的状态,其中不少产品的单日大额申购限额在1万元以下。
另外,由于跨境交易存在时间差、汇率波动等原因,QDII基金的净值和交易价格也会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基金产品折价或溢价。
业绩普涨,资金大幅涌入
QDII产品大幅溢价,背后也反映出今年跨境ETF的火爆。
今年以来,海外股市大涨,好于国内市场表现,截至7月3日,全球市场中的日经225、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德国DAX年初至今分别上涨29.23%、20.1%、15.5%和8.43%。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合计有超30只跨境ETF实现正收益,如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涨幅超30%,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和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年内涨幅均超20%。
此外,不少QDII产品业绩也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如汇添富MSCI美国50ETF、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博时标普500ETF、国泰标普500ETF、华夏标普500ETF、景顺长城标普消费精选ETF、南方标普500ETF、南方基金南方东英银河联昌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等基金净值均于近一周站上历史高位。
业绩表现良好受到资金追捧也是QDII产品大幅溢价的原因之一,如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的产品中,博时纳斯达克100ETF、博时标普500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华夏标普500ETF、国泰标普500ETF、易方达原油A人民币的年内收益率均超15%,净值表现好于大多数A股主动权益基金。Wind数据显示,最具代表性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收益率为亏损5.64%。
良好的业绩自然受到投资者追捧,超20只跨境ETF年内规模实现增长,如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博时标普500ETF、华安三菱日联日经225ETF、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年内份额分别增长40.77亿份、20.89亿份、13.65亿份和7.38亿份,易方达MSCI美国50ETF、华安三菱日联日经225ETF、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华安法国CAC40ETF和博时纳斯达克100ETF等规模均实现翻倍式增长。
-
点赞(19)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07-03 来自:上证指数圈
33亿元拿下控制权!“重庆摩帮”之战 即将收官?力帆的尹明善、隆鑫的涂建华、宗申的左宗申,“重庆摩帮”各大品牌创始人均有一段传奇人生,如今重庆诸多本地摩托企业陷入困境,大多惨遭破产或重整。
在“相爱相杀”多年之后,“重庆摩帮”之间的竞争或许将要迎来收官之战,宗申动力(001696)创始人左宗申则有望笑到最后。
7月2日晚间,宗申动力(001696)发布公告,参股公司重庆宗申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宗申新智造”)拟收购隆鑫通用(603766)5.04亿股股票,占隆鑫通用总股本的24.55%。交易完成后,左宗申将成为隆鑫通用新实际控制人。
逾33亿元参与合并重整
公告披露,7月1日,宗申新智造已与隆鑫集团有限公司、隆鑫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鑫控股)、渝商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简称“隆鑫系十三家企业”)的破产重整管理人签订《重整投资协议》,参与隆鑫系十三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
由此,宗申新智造拟出资33.46亿元收购隆鑫控股所持隆鑫通用5.04亿股股票,占隆鑫通用总股本的24.55%,对应每股6.6366元(较7月2日收盘价略有下折)。
此次交易完成后,按照《重整投资协议》约定宗申新智造将成为隆鑫通用第一大股东,为隆鑫通用控股股东,宗申动力实际控制人左宗申将成为隆鑫通用实际控制人。
早在今年3月,宗申动力就曾发布公告,为进一步把握汽摩行业相关的项目投资机会,深化与相关方在汽摩领域的资源和业务合作,该上市公司拟以自有资金不超过6.5亿元,出资比例为47.9%,与宗申投资共同投资设立宗申新智造。
企查查数据显示,宗申新智造成立于2024年3月29日,注册资本为13.46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及技术转让等。目前,宗申动力持有宗申新智造48.29%股权,重庆宗申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宗申投资)持有该公司51.71%股权,宗申新智造实际控制人为左宗申。
时间回溯到2022年2月7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重庆五中院)作出决定,指定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与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组成的联合机构担任隆鑫系十三家企业的管理人。
同年3月16日,重庆五中院作出裁定,对隆鑫系十三家企业进行实质合并重整。10月27日,隆鑫系十三家企业与中国合伙人(上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在重庆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此后,由于中国合伙人(上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未能依据《重整投资协议》约定的重整投资款支付安排履行付款义务,且经双方多次协商,该公司仍未能实现历次向隆鑫系十三家企业作出的付款承诺。
2024年5月21日,隆鑫系十三家企业已向中国合伙人(上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送了《关于取消重整投资人资格的告知函》,通知取消其投资人资格,另行寻找其他投资人。
几经波折之后,2024年6月28日,经召开债权人委员会会议征询债权人委员会成员意见,债权人委员会成员同意管理人代表债权人行使隆鑫系十三家企业全体股东权利,与各板块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宗申动力公告提醒,上述交易尚需履行反垄断主管部门的经营者集中申报审查等程序,鉴于此次交易拟收购的目标股份尚未完成交割,交易完成尚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有竞争,也有合作
从业务层面来看,宗申动力与隆鑫通用均深耕摩托车产业多年,宗申与隆鑫有竞争,亦有合作。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这笔交易的主角之一,宗申新智造为宗申动力参股公司,宗申动力对其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宗申动力称,此次交易短期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待交易完成后,隆鑫通用部分业务将会与宗申动力形成同业竞争。
公开资料显示,宗申动力是国内专业化小型热动力机械产品制造基地之一,主要从事小型热动力机械产品及部分终端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等业务。
不过,宗申动力进一步指出,隆鑫通用主营摩托车及通用机械等业务,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与公司现有摩托车发动机及通用机械等业务存在产业链协同效应。此次交易有助于优化产业生态,完善宗申动力产业布局,符合上市公司目前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的需要。
在摩托车发动机制造业务板块,宗申动力全资子公司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宗申发动机)是国内摩托车发动机生产规模龙头企业之一,现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品种较全的大型摩托车动力生产企业,是集摩托车动力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摩托车动力系统集成服务商。
2023年,摩托车行业实现销量1899万辆,同比下降11.34%,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其中,国内摩托车实现销量1067.39万辆,同比下降22.51%;出口市场实现销量831.68万辆,同比增长8.79%。
目前,宗申发动机主要产品为两轮车、三轮车、越野车、全地形车等全系列摩托车发动机,35cc至1000cc各排量段全覆盖,品种齐全、机型丰富,出口欧美、中东、东南亚和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最新披露的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宗申动力实现营业收入79.97亿元,净利润为3.62亿元。
在摩托发动机业务板块,宗申动力持续加大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入,已改建完成2条智能化生产线。2023年,宗申动力该业务实现产品销售252.04万台,同比增长12.98%;实现营业总收入33.64亿元,同比增长18.72%;实现净利润1.29亿元。
2023年,在摩托车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之下,隆鑫通用聚焦“摩托车+通机”主业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品牌化、智能化发展,实现自主品牌业绩历史性突破。报告期内,隆鑫通用实现营业收入130.66亿元,同比增长5.29%;实现净利润5.83亿元,同比增长10.65%;扣非净利润达到6.42亿元,同比增长35.71%。
其中,隆鑫通用摩托车业务实现销售收入94.67亿元,同比增长19.80%,毛利率提升至17.85%;出口创汇8.7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年,隆鑫通用生产摩托车139.17万辆,同比增长12.07%;销售量则为140.39万辆,同比增长12.5%;库存量仅为1.86万辆,同比下降35.42%。
目前,隆鑫通用已经制定了2024年经营目标,即力争全年营业收入突破140亿元。今年一季报显示,隆鑫通用实现营业收入32.96亿元,同比增长20.41%;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39.25%。当季,隆鑫通用摩托车业务延续高增长势头,实现销售收入24.63亿元,同比增长42.43%。
-
点赞(30)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07-01 来自:上证指数圈
周末这些重要消息或将影响股市(附新股日历+机构策略)央行召开重磅会议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二季度(总第105次)例会在北京召开。对比一季度,本次例会继续提出要“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调节”和“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但更注重存量政策持续见效,会议新增“有效落实好存续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等表述。
金融监管总局、央行、证监会公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安排
6月28日,金融监管总局、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安排的公告》,明确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机制安排、最新调整等内容。
国家统计局:6月制造业PMI为49.5%与上月持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与上月持平,制造业景气度基本稳定。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6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保持扩张。
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
6月30日下午3时,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从目前的两小时缩短至30分钟。在深中通道的牵动下,人口超8000万、GDP总量占广东省八成的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破圈成“环”,极大提高了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的“含金量”。
金融•证券
证监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展专题调研
近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与其他班子成员先后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展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分别与上市公司、行业机构、投资者、专家学者及系统单位代表深入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建议。
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流动性,港交所又出大招
6月28日,港交所刊发咨询文件,建议下调香港证券市场最低上落价位,包括证券市场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及股本权证等衍生品的最低上落价位,咨询为期12周,9月20日结束。
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第二阶段费率标准已明确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将于7月1日平稳落地。针对新规重点规范的股票交易佣金费率,券商、基金公司正紧锣密鼓地换签新的协议,目前均已准备就绪。从行业情况看,新协议约定的被动股票型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普遍在万分之2至万分之2.5之间,主动股票型、混合型等其他类型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普遍在万分之5左右,不存在近日个别舆情反映的超低费率现象。
两部门:延续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
6月2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延续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明确个人持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其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产业•公司
事关稀土!10月1日起施行
《稀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32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明确工作原则。二是加强稀土资源保护。三是健全稀土管理体制。四是促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完善稀土全产业链监管体系。六是明确监督管理措施和法律责任。
东方甄选严正声明!回应“坑位费、宣传费”
6月29晚间,对于网传“要求和收取坑位费、宣传费”等消息,东方甄选以及东方甄选CEO俞敏洪均作出回应,东方甄选表示,公司从来没找政府要过宣传费,也坚持不向任何企业、商家收取所谓坑位费用。俞敏洪则表示,“我们接受批评,但我们不接受造谣和诽谤”。
本周关注
本周新股申购
根据发行安排,本周暂有1只新股申购,具体申购名单如下:
周一:
乔锋智能申购代码:301603
本周解禁股
东方财富网统计数据显示,7月1日至7月8日,A股市场将有88家上市公司迎来限售股解禁。以个股最新价计算,88股解禁市值合计805.21亿元。从解禁规模来看,百洋医药解禁市值接近100亿元,达95.7亿元;税友股份、杭州热电、威高骨科、芯动联科等解禁市值超过50亿元。从解禁股数量来看,信科移动解禁股数量最多,达到6.95亿股;百洋医药、威高骨科、税友股份等10股解禁股数量超过1亿股。
机构策略
中信证券:三大信号待明朗市场拐点将出现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当前市场已基本完成了预期修正导致的调整,市场优胜劣汰的趋势继续延续。展望三季度,政策信号、价格信号和外部信号有望陆续明朗,预计市场流动性在三中全会后明显改善,投资者逐步从PEG框架转向自由现金流框架,资金向各行业龙头聚集,三季度在三大信号明确后,市场拐点将出现,当前配置上延续红利低波,拐点出现后逐步转向绩优成长。
海通证券:短期市场仍处蓄势中
海通证券研报指出,从DDM模型看影响下半年市场三个因素,情绪面上三中全会有望明确深化改革方向,市场风险偏好抬升;资金面看,当前长线外资仍有较大流入空间,下半年海外流动性改善或带来外资回流;基本面看,短期拐点仍待时间验证,下半年政策落地见效有望推动宏微观基本面改善。海通证券认为,短期市场仍处蓄势中,下半年三个因素改善抬升市场中枢,白马的中高端制造和科技制造更应重视。
银河证券:7月建议战略性布局科技、电力、军工、有色等板块里的价值股
银河证券研报表示,在经过6月市场持续震荡调整了一波的基础上,7月的市场环境整体会相对更好一些,预计仍以震荡为主,市场将进入一个较为朦胧、板块间分化不断加剧的期间,并在此过程中有望形成新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绩优龙头股。7月配置的投资策略应当聚焦受益于有政策利好预期板块里的低估值价值股+成长型价值股。7月建议战略性布局科技、电力、军工、有色等板块里的价值股。
平安证券:底部盘整蓄势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国内基本面延续缓慢修复,6月PMI延续上月的49.5%,科技创新等方面政策仍在推进。市场在底部盘整蓄势,建议沿着基本面结构性亮点和政策方向中期布局,包括企业出海、受供给侧影响的涨价板块、新质生产力以及红利策略。
-
点赞(45)
-
评论(0)
-
收藏
-
-
老铁0hUzw
2024-06-28 来自:上证指数圈
历史性急跌!81只跌破面值 发生了什么?近期,可转债市场尤其是低价可转债出现大幅回调,不少重仓可转债的基金净值亦受到拖累。尽管可转债市场近日有所反弹,截至6月27日,仍有81只可转债跌破面值,一些债券型基金净值未能回到前期高位。
市场调整的同时,机构对后市的观点也出现分化。有机构认为,信用评级下调、正股退市等风险因素尚未消散,低价可转债的风险仍在持续,应谨慎投资,也有机构人士认为,经历回调后,可转债当前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偏低,相对纯债而言具备较强的性价比,股市底部支撑力度强,进入7月,转债整体超调后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转债指数抹去年内涨幅
可转债市场原本是今年表现最为稳健的市场,近期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短短几日就抹去年内业绩涨幅。
中证转债指数在今年5月创下年内新高,此后连续震荡,受多重因素影响,近一个月跌幅超5%,今年涨幅全部被抹去。尽管近期有所反弹,中证转债指数年内收益率仍为下跌0.43%。
万得可转债低价指数今年一度创下历史新高,年内收益率超过5%,近期年内涨幅亦被抹去。
截至6月27日,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年内跌幅扩大至5.59%。
具体行情来看,共有17只可转债年内跌幅超30%,46只可转债年内跌幅超20%,其中中装转2、广汇转债年内跌幅分别为67.88%和46.98%。
据Wind数据,截至6月27日收盘,正在交易的530只可转债中,可转债最新价格低于100元的数量高达81只,占比约为15%,其中2只可转债价格不足50元。
多重原因导致踩踏
兴业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近期低价转债遭受急跌的压力,而这种急跌速度应该是历史级别的(甚至超过了2021年的1—2月)。归因来看,对于小微盘调整、信用评级下调的担忧、回售压力的担忧、正股退市风险的担忧、资金踩踏的担忧,多种因素造成了部分资金的无差别抛售低价转债的现象。
近期可转债市场的调整,金鹰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认为是开始于对信用评级下调、年报问询等风险因素的担忧,并逐步扩散到对中小盘风格的悲观,最后表现为对可转债市场整体的恐慌情绪。
究其原因,金鹰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认为,在股票市场短期走弱、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及增量流动性相对有限的背景下,资金对可转债定价的分歧愈发扩大,导致可转债定价的下限在短期或难以守住。
近期低价转债跌幅较大,不少高YTM品种甚至大幅跌破债底。博时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基金经理高晖认为,一方面由于退市监管趋严,权益市场个股退市担忧持续发酵,由于正股退市转债将跟随摘牌转板,因此权益市场的担忧或向转债蔓延。另一方面,宏观经济仍处于弱复苏状态,不少行业景气度下滑,少部分公司经营杠杆偏高,债务压力较大,叠加近期交易所针对年报财务指标异常下发问询函,以及评级机构密集调整评级,市场开始演绎对部分个券信用风险的担忧。
长盛基金认为,上周开始的可转债市场较大幅度的整体性波动,原因主要来自股市回调和短期资金面扰动,股市方面,5月经济数据偏弱、近期人民币汇率面临一定压力,出现一定回调;转债方面,临近6月末,理财产品赎回或造成一定压力,此外出于对跟踪评级调整的担忧,部分个券抛压较重,情绪传染至全市场出现普跌,AAA等级以及其他信用资质较好的转债也出现回调。
天弘基金基金经理杜广认为,这一轮市场对存在ST风险、高转债余额/正股市值比例、低信用资质的个券的定价有充足的合理性。但近期小盘股大跌,伴随退市风险发酵,恐慌情绪快速蔓延,甚至流言四起,市场开始出现对中小盘转债的无序定价,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整体超调后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可转债市场经历大幅调整后,能否迅速修复?
“可转债信用风险主要包括本息无法兑付带来的偿债风险、正股退市风险以及重整风险。”高晖建议密切关注交易所关注函、问询函、信用评级公司发布关注事项等关键信息。可通过关注经营状况、财务指标、前期会计差错变更、公司治理、可转债余额占正股市值比例、可转债可下修空间等多个维度进行风险排查。
金鹰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认为,信用评级下调、正股退市等风险因素尚未消散,对风险的控制仍然十分重要,短期可转债市场的风险偏好变化仍需观察。
可转债市场短期波动仍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不过多数机构仍看好其长期的配置价值。
金鹰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认为,当前可转债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演绎相对极致,基于可转债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当市场价格调整至低位,可转债“或输时间但不输空间”的特点显现,相对左侧的资金就会对市场形成有效的支撑。这一轮可转债调整导致的“错杀”是广泛存在的,越是在波动的市场越要回到投资可转债的第一性原理,即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取回报。中期维度看,具备投资价值可转债的修复行情值得积极关注。
高晖预计,后续随着交易所问询、评级调整的结束,行情将逐步企稳,将在严格把控信用风险的基础上,结合下修条款的博弈,挖掘其中的错杀机会。此外,在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格局延续,转债市场当前的纯债溢价率水平不高,同时权益市场也处于底部区域,相较于信用债而言具有不错的配置价值。
展望后市,长盛基金认为个别转债跟踪评级可能出现下调但数量仍可控,绝大部分转债实质性信用风险不高。经历近期回调,可转债当前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偏低,相对纯债而言具备较强的性价比,股市底部支撑力度强,进入7月,转债整体超调后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华南某基金经理认为,近期转债市场调整,不少转债已经调到债底的价值。当前经济基本面继续处于温和复苏态势,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并逐渐落实,上证指数在3000附近成交量显著萎缩,下跌动能基本释放。经过近日的恐慌性下跌,可转债市场整体纯债溢价率再次来到春节前的低位附近。往后看,转债当前在一个比较有价值的位置。转债的涨跌通常有一个区间,调整后往往有配置的机会。
“虽然转债阶段性有大的波动,但历史长期来看,其夏普比远远高于股票指数以及偏股型基金指数。”杜广认为,除了天生的债底保护带来的投资性价比,转股诉求、到期期限的限制,使得价格的催化带有很强的紧迫性。这种天生的价格向价值收敛的催化剂,是买入一只被低估的转债与买入一只被低估的股票的本质不同。针对当前市场的估值分析,杜广对当前转债市场的看法是非常积极的,最大的机会可能在90—110之间被错杀的中小盘转债个券中,这也是其目前积极挖掘的方向。
综合来看,兴业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本轮低价券超跌,从情绪面来看能找到共振的因素,但从真实反馈来说,严重偏离了合理区间,因此具备向合理水平修复的动力。类似于2月的小微盘调整,对于短期合理价格偏离程度越高,反弹的幅度也会越大,从时间维度来说,6月底即是预期最悲观的时间窗口。
-
点赞(55)
-
评论(0)
-
收藏
-
用户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