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今日小幅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05%,深成指涨0.09%,创业板指涨0.13%,北证50指数涨0.52%。全市场成交额9927亿元,较上日缩量1601亿元,创年内第二地量。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上涨。
板块方面,机器人、风电设备、汽车零部件板块涨幅居前;可控核聚变、海工装备板块跌幅居前。
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涨多跌少。上涨方面,机器人概念股反弹,精工科技、天和磁材等股涨停,肇民科技、东土科技等股涨超10%;激光雷达概念涨幅居前,神通科技、圣龙股份、天龙股份等股涨停;医药股持续活跃,哈三联、润都股份涨停;算力概念股一度反弹,恒润股份涨停。下跌方面,可控核聚变概念跌幅居前,中洲特材、合锻智能跌超5%;黄金概念股展开调整,西部黄金跌超5%;军工股领跌,航发动力跌停。
消息面
1、国家发改委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经专家评审,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的为上海市等9个城市以及“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V2G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等30个项目。
2、国家发改委李春临:将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发展壮大信用经济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从三个方面持续推进信用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一是夯实归集共享基础。强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总枢纽的作用,统一归集各领域的信用信息,开展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质效的评估。二是加大数据治理力度。着力加强数据源头治理,完善信用信息标准体系,建立不同的数据主题库。三是有序推动数据开放流通。一方面,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根据需求向部门和地方共享信用信息,大力推动区域间公共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授权运营管理办法,有效培育信用市场,发展壮大信用经济。(人民财讯)
3、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的延期至2025年7月5日
商务部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2024年1月5日,商务部发布2024年第1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24年12月25日,商务部发布2024年第59号公告,决定将本案调查期限延长至2025年4月5日。鉴于本案情况复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商务部决定将本案的调查期限延长至2025年7月5日。
4、东部战区位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4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位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重点实施查证识别、警告驱离、拦截扣押等科目,检验部队区域管控、联合封控、精打击要能力。(新华社)
5、二手房挂牌量激增322%南京楼市迎来“全流通”大变局
“南京目前二手挂牌量增322%,新增挂牌3051套了。”多位南京地产从业者表示,解除限售后,南京楼市挂牌量开始增多,市场供求关系面临调整。短期内,市场正面临显著的"抛压效应"。南京市房地产学会会长、南京工业大学吴翔华教授表示,大量次新房源也集中入市,其中不乏开发商此前的尾盘库存。新房供应端的扩容同样来势汹汹。克而瑞数据显示,2025年3月南京商品住宅供应面积达34.72万平方米,同比激增80.46%,环比更是暴涨480.79%。如按时间推算,大多数为第四代住宅产品。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次新房源与新规住宅的同场竞技,开发商必须在产品迭代、价格策略和营销创新上全面升级,才能在这场供应端的深度变革中占据主动。(中房报)
6、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推进建立健全跨国跨境电力交易机制推动将香港、澳门纳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陈玮表示,未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将着重建立有利“西电东送”战略实施、有利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有利“双碳”目标实现、有利“一带一路”共建的电力市场机制,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全面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和运营。健全新能源更高比例参与市场机制,丰富完善适应海量分布式能源、新型主体参与的市场交易机制,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机制,加强与碳市场、用能权市场等多元市场的衔接协同。推进建立健全跨国跨境电力交易机制,推动将香港、澳门纳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成澜湄区域跨国级共同电力交易市场,在更大范围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中国电力报)
7、利好!卫星互联网产业爆发在即这些概念股被机构长期看好
据新华社报道,4月1日12时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从机构关注度来看,最新超5家机构给予评级报告的概念股有7只,其中机构一致预测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超过50%的有3只,分别为海格通信、航天电器、菲利华;2026年净利润增长率超过30%的有2只,分别为菲利华、海格通信。
8、智驾响应是否及时?车辆为何燃烧?车门是否锁死?小米SU7致三死车祸三问
小米声明、雷军发声,3月29日,在安徽铜陵发生的小米SU7车祸导致3人遇难,目前似乎还萦绕着不少未解之谜。4月1日深夜,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米汽车燃烧事故中尚未解答的疑问,背后折射的是造车新势力的一些共同难题。”
9、宁德时代携手中国石化,启动换电万站新基建
近日,宁德时代(300750)与中国石化在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全面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建设覆盖全国的换电生态网络,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是扩展至10000座。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与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宁德时代首席投资官王红波,中国石化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赵东进行座谈并一同见证签约。此前,宁德时代与中国石化在综合能源站建设运营、储能业务、能源产品和新材料、科技创新等方面已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就换电领域拓展合作空间。(宁德时代)
10、车企销量成绩单批量来袭绩优汽车整车股出炉(名单)
昨日晚间,多家车企披露3月汽车销量情况。上汽集团发布2025年3月份产销快报,3月份上汽集团整车合计销量38.57万辆,同比增长1.14%;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57万辆,同比增长48.22%;本年累计销量为27.3万辆,同比增长29.89%。比亚迪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74万辆,去年同期为30.25万辆;本年累计销量为100.08万辆,去年累计为62.63万辆,累计同比增长59.81%。对于2025年的业绩预期,超5家机构一致预测比亚迪、长城汽车、宇通客车、中国重汽、赛力斯、卧龙电驱2025年净利润有望增长,其中比亚迪、长城汽车的净利润增幅预计分别为49%和36%。
11、25.82万户股东请注意一批面值退市股票来袭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3月31日,今年以来已有*ST大药、退市卓朗、*ST博信、海通证券和*ST美讯5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退市卓朗为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海通证券被吸收合并而退市;此外,*ST美讯、*ST博信、*ST大药因市值不达标而强制退市。目前A股中,*ST嘉寓、*ST旭蓝、*ST东方、*ST富润、*ST吉药的股价低于1元,上述5股的股东户数合计为25.82万户。
12、全球严阵以待!白宫:对等关税将在周三宣布后“立即生效”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二,白宫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出台的“对等关税”将在周三宣布后“立即生效”。特朗普曾多次表示,他将在4月2日这一天实施“对等关税”,暗示许多对美国商品征收关税的国家可能会突然面临新的贸易壁垒。他称这项政策是“大政策”,最近还表示“对等关税”将“从所有国家开始”。
13、瑞典保险公司Folksam以员工工会权利为由出售特斯拉全部股份
瑞典保险公司Folksam以员工工会权利为由出售特斯拉全部股份。
机构观点
广发证券:科技仍是全年主线
过去5年的数据显示,4月是A股一年当中“最交易基本面”的一个月,二、三季度也是“景气投资”最为有效的时间窗口。这意味着,下一阶段,市场将从年末年初的“炒预期”,逐渐进入到对于业绩的前瞻与验证,A股一季报的关注度随之抬升。
配置层面,科技仍然是全年主线,每次调整都是布局的机会。随着风格裂口的弥合、TMT成交额占比的降低、伴随科技大厂产业推进,全年继续看好科技风格。
操作方面,建议逢低继续布局可能很快兑现订单和基本面的板块,同时预计未来大概率能够走出更多类似过去两年光模型一样的科技细分领域:CSP大厂及上游(AIDC、柴发、租赁)、推理应用的铲子(昇腾一体机、软件服务)、端侧(字节、小米)、军工电子等。
中银证券:震荡调整
总体来看,科技股重估进入阶段性休整,短期A股或进入震荡调整阶段。进入4月,A股即将进入财报窗口期,业绩确定性将会成为4月市场风格超额收益主要抓手。
配置层面,调整不改AI战略乐观,AI产业链产业趋势仍在演绎,整体景气度稳中向好,适度回调反而是较优上车机会,近期AI端侧尤其值得关注,一方面从估值和2024年年报业绩来看,产业链环节中高业绩防御性和高估值性价比的赛道和个股较为密集。
另一方面,存储和终端处于复苏阶段,3月以来存储价格涨幅明显,且AI推理成本下降的趋势之下,端侧复苏强度有望得到强化。AI产业链回调布局之外,短期建议关注部分景气向好且有较强估值性价比的行业,包括新兴消费、猪周期、医药、家电等。
中泰证券:市场有望再度冲高
近期市场已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伴随可能出现的短期海外缓和预期,以及总量流动性的边际宽松预期,市场或有望再度冲高。但是,中小市值高杠杆依然存在风险。
因此,当前的投资策略仍然建议维持“高低切换”的思路,适当回避由高杠杆和高估值推动的中小市值科技股,关注欧洲制造业扩张所带来的有色、军工、核电等安全类资产,以及红利股和债券等防御类资产。
华安证券:震荡延续
展望后市,4月市场波动有望加剧,尤其是前半月将面临较多内外部扰动。因此,市场拐点关注国内宏观政策预期能否因4月底重要会议而变化。国内政策延续积极基调,加码与否看外围。
一方面,财政资金充足,政策有望靠前发力。另一方面,货币政策重点在于通过结构性工具推动向宽信用转变,降准和结构性降息概率较大。央行3月数次发声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息。后续降准概率大于降息,流动性供给合理充裕。10年期国债利率最快上行阶段已过,预计后续维持震荡态势。此外3月企业信贷弱于预期概率仍大。
配置方面,4月震荡之势有望延续但波动将有所加大,尤其是前半月。配置上也将延续3月以来的行业轮动,轮动思路上沿着“前期滞涨、低估值叠加有潜在政策催化的方向”寻找布局机会。而年后强势的成长科技方向尽管3月估值已经有所消化,但仍有较大的消化空间,因此短期内仍以调整为主。
操作层面,建议投资者关注三条线索:一是震荡市中具备稳定性价比及中长期有战略性配置价值的银行、保险。二是政策支持催化的部分消费领域,重点关注汽车、家电、医药等。三是有景气支撑的有色金属,主要包括贵金属和工业金属。
中信建投:二季度铜、金价格大致分两步走
中信建投研报称,1月初涨价行情启动以来,铜、金各自攀至历史极高位置,然铜金比却降至历史偏低水平,如何理解?铜、金共同定价两条宏观线索,即关税博弈不确定性以及美国流动性转宽松,这是铜金共涨原因。只不过铜的供给不如去年紧张,而年初黄金背后的避险属性较强,故铜金比不如历史往期水平。二季度铜、金价格大致分两步走。抢出口减弱之后,“囤货”逻辑弱化,铜和金价格短期或有调整压力。随后全球关税浪潮持续演绎,铜和金联动性减弱,关注避险需求扩容对金价尚存支撑。金价偏复杂,关键在于未来避险属性走势,可分两种情景分析。情景一,关税博弈温和收敛。黄金避险需求(尤其北美地区)降温。情景二,关税博弈加剧。黄金避险属性抬升,金价仍有上涨驱动力。
九方智投贺国庆(登记编号:A0740622100001);以上代表个人观点,仅供教学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