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电池测试设备“小巨人”,以微小功率和小功率设备为基础,拓展大功率设备和化成分容设备。
1)公司成立于2007 年,同年推出2001 系列微小功率、小功率测试设备,2018年推出5001 系列大功率测试设备,2019-2020 年推出高精度产品(量程更多、采样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检测范围更广),2022 年开始进入化成分容设备市场并同时推出更低成本的大功率多量程测试设备。
2)公司主要产品为微小功率设备、小功率设备、大功率设备、化成分容设备,前两者是公司的优势产品,大功率设备属于市场开拓期产品,化成分容设备2022 年签订少量订单,但尚未形成收入。2022 年公司微小功率+小功率设备业务合计营收占比为89.42%,毛利占比为94.61%,是公司目前的主导业务。2022年前3 种产品毛利率分别为74.30%、60.30%、27.32%。
3)公司创始人、实控人吴伟和叶文杰,均是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其中吴伟负责软件的研发及战略,叶文杰负责硬件的研发及战略。
4)公司的客户由高校、科研院所逐步拓展到企业,产品应用领域由锂电研发逐步拓展到锂电质检及化成分容。2018-2022 年, 企业类客户营收CAGR 为44.36%,营收占比由42.95%提升至66.29%。
行业情况:电池测试设备行业景气提升,市场空间广阔。起点研究预测2025 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为4100 亿GWh,2021-2025 年全球消费、动力和储能锂电池出货量CAGR 分别为9.33%、62.94%、73.25%。我们测算2025 年电池测试设备市场规模约306 亿,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电池测试设备市场规模为2.33-2.79 亿,企业类客户研发、质检的电池测试设备市场规模超66 亿,企业类客户化成、分容领域的电池测试设备市场规模超237 亿。从细分市场来看,目前公司在高校客户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2021 年公司市占率21%~25%;在企业类客户市场中处于开拓期。
竞争优势:优势产品国产替代深化,新产品市场空间广阔,订单获取能力强。
1)在微小功率和小功率设备领域,公司技术和市场双领先。高精度产品销量占比的提升是国产替代持续深化的体现:以小功率设备为例,2019-2022 年常规设备与高精度设备销量CAGR 分别为34.94%、150.43%。高精度设备的单价是常规设备的3 倍+,有效带动公司业绩的持续成长能力。
2)大功率设备和化成分容设备市场空间广阔,有望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根据上文行业情况,2025 年化成分容领域的电池测试设备市场规模是高校、科研院所相关市场规模的100 倍+。
3)募投扩产缓解产能瓶颈,订单持续增长,业绩有望持续增长。公司近3 年产能利用率都超100%,2023 年1-2 月,公司共取得订单金额3,123.92 万元,同比+63.88%。
公司估值:本次公司发行价格不低于32 元/股,对应2022 年净利润的PE(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情况下)倍数为26.64 倍,低于可比公司均值。公司在微小功率、小功率测试设备具有较强竞争力,考虑到锂电行业景气上行,有望推动业绩增长,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革新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