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民生银行下了"硬功夫"

中证网 07:56

--%

近日,民生银行进行了科技金融业务方面的组织架构调整,设置“公司业务部/科技金融部”,统筹管理推动全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

关于架构调整的原因、如何进一步做好科技金融,民生银行多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调整是为了增强产品与客群之间的融合,满足客群全方位需求。接下来,民生银行将对科技特色支行进行扩容,按需组建横跨公司、零售、各产品及风险联合的综合服务团队。

完善一体化服务体系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服务科创企业,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民生银行持续完善总分支多层级组织架构,垂直搭建“头、腰、腿”协同一致的立体化服务体系,融合打造“专业服务平台+科技金融重点分行+科技金融特色支行+科创柔性作业团队”的专属服务模式。

一方面,围绕客户分层经营和基础产品能力提升,该行近期进一步明确公司业务部职责,将其更名为“公司业务部/科技金融部”,统筹管理全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提高了这项业务的规划层级。

“原来叫公司业务部,现在叫公司业务部/科技金融部。”民生银行公司业务部/科技金融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样调整的原因主要在于加强科技金融在整个客群当中的推广力度。“公司业务部既是客群也是相关基础产品的统筹部门,这次调整后,科技金融业务的核心力量都进入到公司业务部/科技金融部,便于将客群与产品更好地融合。调整后,我们不仅能满足科技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需求,还可以更好地满足客群在股权、支付结算、财富管理甚至非金融服务等方面全方位的需求。”

另一方面,加强前中后台相关部门融合协作。“科技金融业务涉及多个部门,民生银行这几年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敏捷。无论是在板块间、部门间,还是在部门内部的处室间,我们都通过高度敏捷的组织方式来联合各种专业力量,提升科技客户的体验感,形成对科技企业的专属支撑。”上述负责人说。

“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综合化的,即全周期、全场景、全产品、全链条、全数字。”上述负责人举了一个例子,民生银行有一个类似“超级网银”的产品——“财资云”,是为对公企业客户提供的财资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成员单位的收付款管理、资金预测与监控、资金归集、电子票据、多维报表统计等综合服务。“这个产品不是信贷产品,它满足了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服务了大量的科技企业。这个例子正可以诠释我行部门间合作的敏捷、客群与产品的融合。”

敢于做首贷

“我们落地了很多其他银行没有做、不敢做的首次贷款,比如很多专精特新科创企业的首次贷款。”民生银行公司业务部/科技金融部相关中心负责人向记者说。

落地首贷的底气在哪里?该中心负责人认为,对企业的识别非常重要。“以前首次拜访企业基本都是‘陌拜’——大致清楚企业的需求点。现在借助数字化工具,我们能够在对企业有了基本了解和评判,知道与企业谈什么、匹配什么产品的情况下再去拜访企业。”

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民生银行萤火平台的企业评价模块可以对民生银行新客户进行多方面评价。“平台外接了很多数据源来爬取信息。除了传统的工商数据之外,还有知识产权,海关出口,纳税等级,上市公司、央国企的招投标信息名单等,了解企业的创新力、在产业链上的位置、股权融资的可获得性等。通过这些内外部数据,一线业务经理可以用线上赋能线下,识别出比较好的客户。今年我们有贷户增长近50%。”

科技企业规模大小不一、行业跨度大、地域分布广,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不同。想要识别、了解企业,需要更为专业对口的服务机构。民生银行公司业务部/科技金融部相关中心的另一位负责人介绍,民生银行设立了15家科技金融重点分行和17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这些分支行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粤港澳和中西部等科技企业聚集地。

“比如成都科技发展的重地是天府新区,这里有大量新入驻企业、高科技人才。民生银行成都分行科技金融支行就叫天府支行,这家支行对所在区域科创板上市公司服务覆盖率超五成。”上述中心的另一位负责人表示,后续民生银行将对科技特色支行进行扩容,同时推进开展宽岗作业服务,主动挖掘客户潜在的多元化需求,按需组建横跨公司、零售、各产品及风险联合的综合服务团队。

数据很重要

民生银行看来,做好科技金融业务仍存在一些需要合力解决的问题,对数据的需求尤为迫切。

民生银行某部门负责人介绍,民生银行要充分发挥数据这一新质生产力的作用,练好内功,持续做好存量数据梳理、外部数据源优选、内外部数据整合及挖掘等工作,基于大数据技术做好客户画像、分层营销、产品服务适配以及风险预警。根据各部委给出的科技企业标签统计,当前全国约有84万户科技企业,中小型科创企业是科技企业客群的主体,大多为非公众企业。银行在获取企业多维度信息方面缺乏权威渠道,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提升客群分析与画像的精准度面临较大挑战。

“我们经过对比和筛选,对外采购了多种数据源,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数据有效性甄别难、采集数据的标准不统一、基础数据来源不明确,导致数据在实操层面出现一定的偏差甚至是背离的情况。”上述某部门负责人说,希望市场涌现出更多的优质数据供应商,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建数据生态,提供更为优质的行业、市场和企业数据;期待政府统筹指导全国的数据生态建设,完善相关层面的规则。各参与方应立足于数据生态圈,打通产业链、行业和科技企业之间的大数据基础设施;打通银政资源,在企业授权的前提下实现自动获取相关信息;推出全面、权威的数据采集源头,实时更新数据,统一数据出口;以金融科技发展科技金融,推进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互融,提升银行与其他机构全面服务科技企业的效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