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
医药板块中报收入增速环比好转符合预期,三季度外部环境收紧或影响节奏,但医疗刚需的基本逻辑不变,四季度有望逐步明朗和改善。
摘要:
上市公司中报 显示疫后刚需复苏符合预期,相当部分子行业和公司逐步走出集采的财报底部。A 股490 家医药上市公司2023Q2 营业总收入增长5.55%,较Q1 增速2.14%有所提升,一方面是疫后院内院外常规医疗消费复苏;另外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化学仿制药、医用耗材等已经度过降价对业绩的冲击,并逐步培育出第二增长曲线。
政策密集,应立体看待:规范和发展并举。近3 个月政策发布较为密集,我们认为,不宜单看某一类或某一个政策,而是应该全面、立体地看待整个顶层设计下的政策出台和执行:既有鼓励发展和创新的导向性政策和地方实操规则更新;也有提升行业合规要求、净化行业秩序的监管类政策——政策全方位引导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环境收紧或影响节奏:Q3 承压、Q4 有望环比改善。长期看,监管升级,抹去合规利差利好龙头企业提升市场份额。短期看,3 季度影响分化:①不受影响或潜在影响小:CDMO、药店、已集采品类、血制品、民营医疗服务。②处方药影响相对较小的:临床刚需的、医保目录内+临床指南推荐+高级别临床证据的品类。③进度或受影响:新产品进院、设备招标等进度或有延迟。③临床使用或有较明显影响:营销费用驱动占比高的、辅助性质品类。展望4 季度,医疗刚需的基本属性不变,待执行层面逐步明朗,再考虑去年底疫情扰动下常规医疗受影响的低基数效应,增速有望环比好转。
投资建议:短期环境趋严有影响,逐步明朗后有望回归需求驱动的主逻辑。经典DCF 估值模型下,如果只是3-5 个月的营收下修,不致明显影响公司折现估值。但基于市场自身的客观特征,中短期股价会更多反应中短期“边际变化”,从7 月底至今的股价表现看,相当一部分对院内市场收紧的业绩下调预期已经被交易过了,9 月至今随着外部环境缓和,板块已开始有所企稳和反弹。我们认为,部分公司3 季度业绩影响虽难以完全避免,但如果负面预期已经较大程度反应则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随着时间推移情况明朗,不确定性被更多地消除,则有望再次回归需求驱动的投资主逻辑。9 月维持推荐创新和消费龙头,A 股: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华东医药、爱尔眼科、普瑞眼科、惠泰医疗、漱玉平民、华兰生物、普门科技;港股:海吉亚医疗、信达生物、康诺亚、药明生物。
风险提示:集采、外部环境影响对业绩的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