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盘,A股未能延续昨日的强势,整体低开低走,上证指数开盘即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
盘面上,医药、通用机械、供气供热、新型工业化等板块涨幅居前,酿酒、房地产、食品饮料、锂矿等板块跌幅居前。
融资客积极布局医药股
医药股早间全线走强,细分新冠药概念、肝炎概念、仿制药盘中均涨超2%,位居沪深两市所有行业板块涨幅前3位。百利天恒、拓新药业等盘中均触及20%涨停,通化金马、金陵药业、莎普爱思等强势封板。
港股医药板块也逆势走强,基因及肿瘤学指数、创新药精选50指数等表现活跃,前海健康、百信国际、来凯医药等涨幅居前。中药50ETF、中药ETF、生物疫苗ETF等均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近期,一种名为JN.1的新冠变异株正在全球快速蔓延,并已在12个国家被发现。据英国和美国卫生机构声称,该变异株是当前已知的增长最快的新冠变异株,预计可能引发新一轮新冠感染浪潮。
日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官网首次将JN.1单独纳入新冠临近预报(SARS-CoV-2Nowcast),称JN.1是当前美国增长最快的新冠变异株。
CDC声称,早期实验室数据表明,新冠测试和治疗手段预计对JN.1有效,同时,接种今年最新新冠疫苗的人的血清也可以阻止JN.1病毒进入细胞。
虽然,JN.1变异株当前在社交媒体引起广泛讨论,但据中国疾控预防中心的国内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数据显示,国内当前的主流病毒依旧是EG.5变异株。简单理解,EG.5变异株是XBB变异株的一种,它具体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XBB.1.9.2的一个亚分支,最早于今年2月17日在印度尼西亚被发现。
11月以来,我国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感染使发病人数显著增加。国家卫健委日前表示,根据监测,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都有相应的成熟治疗手段,未发现新病毒或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此外,生物医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全球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近日,我国多个一线城市召开峰会,积极布局生物医药产业。
昨日,以“生物制造创新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活动周暨第九届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正式开幕。
同日,由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上海股权投资协会等部门主办的“大零号湾‘租投联动·金融赋能’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周系列活动”也成功举办。
另由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综合协调局指导,苏州工业园区服务贸易协会主办,数字贸易专委会、生物医药专委会等承办的“数字+生物”双委会联动主题交流会也于日前举行。
在市场弱势背景下,融资客逆势布局医药股。今日早间公布的两融数据显示,泰格医药昨日获得融资净买入1458.38万元,较前一日增加1.25%,融资余额达11.77亿元,创历史新高。
恒瑞医药连续5周获得融资客加仓,合计融资净买入逾2.3亿元。万邦医药、华东医药、上海医药、诚达药业等昨日均获得大额的融资净买入。
中信证券指出,近期随着各地入冬,我国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交织叠加。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带动相应检测治疗预防的短期需求增加。建议关注:1)精准预防:传染病疫苗板块;2)精准检测: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板块;3)精准治疗:中西医并举的抗感染药物板块标的。
冷链物流逆势活跃
冷链物流板块早间放量逆势上扬,连续第3日上涨。音飞储存大幅高开后快速涨停,这已是其连续第2日涨停,股价创5个多月来新高;巨轮智能、浙江震元、南京医药等盘中均直线拉涨停。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冷链物流近年来高速成长。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2022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5515亿元,同比增长15.55%,预计2023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6486亿元,同比继续增长17.61%。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起步较晚,相关基础设施极不完善。中冷联盟数据显示,我国具有法人企业的冷藏车保有量为14.36万辆,但冷库人均保有量仅为0.037吨/人,冷藏车为每万人配有一辆。
而根据美国冷库调查,美国冷库容量2022年达到1.07亿吨,人均保有量将达到0.48吨/人;美国冷藏车保有量为25.41万辆,平均每千人配有一辆冷藏车。国内冷库与冷藏车人均保有量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
目前国内冷链渗透率是30%,而欧美发达国家却能做到80%至90%,因此,对标欧美市场,国内冷链市场仍具备较大成长性。中物联冷链委预计,到2026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7.5%。
浙商证券表示,消费升级和生鲜电商的发展带动了近几年食品冷链的快速发展,随着医疗保障水平和市场对医药冷藏品的要求提高,医疗冷链则有望接力食品冷链实现加速发展,空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