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联动 产业共兴
40余家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组团”赴豫寻商机
大族控股高云鹏:
民营企业要勇当
新质生产力“先锋军”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过程中,民营企业应‘挑起大梁’,勇当新质生产力‘先锋军’。”在第二届“郑州企业家日”系列活动暨助力新质生产力·粤港澳大湾区上市企业郑州行活动现场,大族控股集团副总裁、北京大族投资公司董事长高云鹏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高云鹏认为,不断创新是保持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源泉。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蓄力求变,让科技成果更快进入市场并为社会创造价值,让事物变得更好、更快、更智能。
大会现场,他以“追光聚能 新质未来”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从数智竞争力到新质生产力”等,分享了大族激光在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实践。
据介绍,上市20年来,大族激光致力于智能制造装备及关键零器件的研发生产,具备了从基础器件到整机设备再到工艺解决方案的垂直一体化能力。同时,大族激光在做好激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不断在新兴领域进行研发创新,以半导体、显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机床和低空经济为主要探索方向,培育出多家国内领先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作为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激光应用分会会长,高云鹏非常关注激光技术应用的未来方向。他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激光应用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激光在医疗、光伏制氢后醇化和氨化等方向的应用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说。
谈到民营企业投资发展创新项目,高云鹏认为,主要存在两个难题:创新项目是否被给足了成长期、创新项目是否得到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
“要多点耐心。”高云鹏说,如果每个项目参与方都只关注摘到的果子大不大,而不去考虑如何浇水、施肥,一起种出一颗大果子的话,那创新项目就很难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他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时间和环境,民营企业也需要耐心资本的陪伴。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资源匮乏问题,最好的模式就是与地方政府合作。如果企业在完成技术突破后,想要迅速占领市场,扩大规模,可以通过基金合作等方式,将产业落地当地,实现共赢共利。
对于此次粤港澳大湾区上市企业郑州行活动,高云鹏表示,行程上的务实安排让他充分感受到郑州对企业家的重视、郑州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决心与力度。他透露,活动结束后,他将在河南稍作停留,探索与各方的合作机会。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活力四射,创新氛围浓厚,引领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郑州,地处九州腹地、中国之“中”,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激情,书写着中部崛起的新篇章。
11月1日至2日,以“致敬企业家 新质向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郑州企业家日”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在河南郑州举办。开幕式上,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上海证券报社党委常委、董事张有春,速达股份董事长李锡元共同启动第二届“郑州企业家日”系列活动暨助力新质生产力·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郑州行活动。
活动现场,上海证券报携手超40家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来到郑州,分赴新郑市、郑州金水区、高新区等地实地调研优势产业,并举办郑州&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交流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与地方政府、郑州上市公司深度交流,共同探寻投资机遇。
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雄表示,诚邀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深入了解郑州、放心投资郑州,郑州将以最有力的政策支持、最好的服务保障、最优的营商环境,为广大企业家和有识之士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组团”寻机
规模大、质量高、产业新,是此次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群像”。据悉,此次有超过50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代表齐聚郑州,其中40余家为上市公司,包括1家千亿元市值公司、10家百亿元市值公司。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如此大规模走进郑州,尚属首次。
就产业领域和行业地位来看,此次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大多来自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含“新”率高;同时,不乏东鹏饮料、明阳智能、协创数据、中炬高新等行业头部企业。其中,大族激光作为激光行业龙头,在高端装备、核心器件、锂电、半导体等领域实现较大突破;功能饮料龙头东鹏饮料连续三年位居中国能量饮料销售量第一。
近年来,随着郑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的深入推进,产业交流、企业合作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把郑州作为重要投资目的地,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不断加大在郑州的投资布局力度。
新能源产业龙头明阳集团已先后在河南投资布局了风电产业制造、光伏生产、豫东南零碳园区、绿电氢氨醇示范项目、可再生循环产业等,已建、在建新能源项目超20个。
作为从河南走出去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中远通总经理吉学龙看好郑州的发展机遇。“从企业发展战略来看,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区位优势独特,产业基础较好、市场规模大。”吉学龙说:“从个人情感而言,中国人始终有一个情结,就是当你有所成时,总会想着反哺故里、回馈家乡。”
何雄表示,近年来,郑州紧盯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增速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今年前三季度,郑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0702.7亿元,同比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位居国家中心城市之首。“此次诚邀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深入了解郑州、放心投资郑州。”何雄说。
政企精准对接重实效
强链接、重实效、谋共赢,是此次郑州行交流调研活动的典型特点。11月1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们分赴新郑市、金水区、郑东新区、高新区,走进郑州智能制造、新材料、智能传感器龙头企业及产业园区等,进行考察调研,实地感受郑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并开展产业对接和合作洽谈活动。
“我们是做制造业的,跟新郑的主导产业非常契合。以前大家认为河南是农业大省,但现在已经成为工业大省和科技创新大省。”科翔股份董事长郑晓蓉表示,目前,郑州乃至中原地区都在大力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给予了比较好的发展条件,对外地企业投资来说很有吸引力。
新郑市委书记马宏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来新郑考察,机会非常难得。接下来,新郑要一对一服务,一对一学习和邀请。“希望各位企业家多了解新郑、走进新郑,把产业放在河南,放在新郑。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支持企业发展,为企业和企业家创造良好环境。”
11月2日,在郑州&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交流会上,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和郑州数十家企业互动分享、深度沟通,“面对面”谈需求、“实打实”谋共赢。
聚石化学副董事长杨正高希望借助此次郑州行,学习和了解郑州的产业创新业态,寻找产业发展和项目对接的契机。围绕合成化学领域研发创新,他特意前往河南省科学院,探寻共同研发的契合点。“下一步,我们还将计划与郑州大学进行沟通,寻找产学研共建机会。”杨正高说。
郑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幼明表示,此次到访郑州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集聚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领域,与郑州发展的方向高度契合。作为服务中小企业的政府部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秉持“服务无止境、创新不停步”的理念,用心做好服务、搭建平台,推动双方企业合作共赢。
豫粤有约未来可期
印象好、配套优、意愿强,是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对此次郑州行活动的总体评价。“经过几天走访,真切感受到当地政府的亲和热情和专业务实。”伊登软件董事长丁新云说。据悉,伊登软件是综合IT解决方案和多云管理服务商(MSP),2022年便在郑州注册成立子公司,为超聚变等企业做配套服务,由此开启了伊登软件与河南的缘分。
丁新云表示,郑州市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枢纽之城、产业之城,也是充满活力的科创之城。通过现场交流,进一步感受到郑州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希望郑州继续发挥在食品和医药产业的优势,未来可在高端制造等方面有更多突破,挖掘更大潜力。
“我是一名河南籍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一直希望投资家乡,助力河南制造业发展。”郑晓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印制电路板行业的企业之一,科翔股份现拥有五座PCB制造基地,均位于广东、江西两地。此次活动,郑晓蓉携带投资意向前来,期待在豫落地新项目。据郑晓蓉介绍,随着越来越多的上下游企业在豫布局,郑州、北京、天津、西安等地的产品销量增加,科翔股份也需要尽快实现就地服务,快速响应生产。
艾比森董秘孙伟玲认为,郑州在科研领域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发展潜力。“搞科研,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她说,郑州拥有丰富的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资源,且人力成本优势明显。此外,以郑州为核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真正做到了通达东南西北。“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重要企业,我们也愿意通过投资产业链上下游优质公司,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合作及协同,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上海证券报副总经理雷中校说,近年来,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不断推进,郑州的发展潜力正在被不断激发,尤其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郑州聚焦产业链条统筹施策,延链补链强链,产业蝶变升级实现了新突破。
雷中校表示,上海证券报将充分发挥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媒体和资本市场综合性服务平台的功能,整合资源,牵线搭桥,链接和促进各方交流合作,一起结伴向“新”而行,为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助推中部地区崛起作出应有贡献。
活动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和郑州的参会代表还进行了投资合作互动交流,就各自感兴趣的项目、技术、投融资方式进行探讨、深度交流,推动实现资本招商、股权并购,共同培育经济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