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4 亿元,同比下降12.32%,实现归母净利润0.35 亿元,同比下降59.83%。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72 亿元,同比下降70.11%,实现归母净利润-0.07 亿元。
简评
多因素导致业绩低于预期,四季度有望放量
公司三季度业绩低于预期,主要原因包括:①2020 年申昊大楼基建工程竣工转固导致的折旧增加,公司职工薪酬等带来费用增长。②2020 年疫情爆发后,公司推出防疫测温机器人,当年实现营业收入4,848.87 万元,贡献营业毛利2,080.61 万元。公司今年防疫测温机器人的收入和利润大幅下降。③疫情影响电网的招投标工作节奏,公司整体收入确认周期有所延迟。
展望四季度,国家电网招投标将加速落地,随着公司订单的交付与收入的确认,四季度业绩有望迎来明显的增长。
电力智能监测设备将加速渗透,公司立足浙江拓展全国①在电网智能化转型中,传统的电网人工巡检模式安全风险高、效率低、质量差、成本高,将会被逐步替代,电力智能监测设备的渗透率将会持续提升。
②公司深耕智能电网领域,拥有智能电力监测及控制设备与智能巡检机器人两大业务板块,共同服务于电力智能监测,实现固定端和移动端的全覆盖。
③公司智能机器人已实现从“巡检”到“操作”的跨越,功能的升级将带来新的业绩增量。此外,公司产品依托于浙江省内的成功应用经验,加速拓展省外区域。2020 年省外业务获得程碑式进步,省外营收占比从9.06%增长到40.19%,省外区域业务的持续放量值得期待。
轨交业务持续推进,未来将贡献业绩增量
①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运营规模持续增长,运维任务量不断增长。目前轨交行业的检修模式过度依靠人力,且质量无法保证。
近年来国家政策积极推动轨道交通运维智能化。根据我们测算,轨道巡检机器人和列车车底检测机器人潜在市场空间均在百亿级别。
②公司拓展轨道巡检机器人和列车车底检测机器人,其产品在技术和性价比方面都有优势,目前该产品在部分地铁试用反馈较好。2021 年9 月22 日,公司与天津一号线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于签署了《企业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天津一号线将优先考虑采购公司的产品。我们认为公司轨交机器人未来有望放量,将成为公司新增长点。
投资建议
预计2021-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95、10.62、14.03 亿元,同比分别+30.02%、+33.55%、+32.1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2.75、3.70 亿元,同比分别+26.77%、+33.90%、+34.62%,公司对应PE 分别为26.47、19.77、14.69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对电力行业及电网公司依赖的风险;主营业务收入季节性波动的风险;业务区域较为集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