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中心 沪深京A股 上证指数 板块行情 股市异动 股圈 专题 涨跌情报站 盯盘 港股 研究所 直播 股票开户 智能选股
全球指数
数据中心 资金流向 龙虎榜 融资融券 沪深港通 比价数据 研报数据 公告掘金 新股申购 大宗交易 业绩速递 科技龙头指数

造车新势力系列五:造车新势力1月销量保持亮眼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2-02-08

1)多家造车新势力公布2022 年1 月销量。2022 年1 月,蔚来/小鹏/理想/哪吒/零跑的交付量分别为9,652/12,922/12,268/11,009/8,085 辆,分别同比+34%/+115%/+128%/+402%/+434%。小鹏连续5 个月交付量过万,哪吒1 月交付量超越蔚来,零跑、极氪销量大幅增长,表现向好。

2)特斯拉公布2021 年销量及业绩。12 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了70,847 辆,同比+198%,环比+34%。

2021 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年度交付量达484,130 辆,同比+235%;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936,222 辆,同比+87%,其中Model 3 和Model Y 合计交付911,242 辆,Model S 和Model X 合计交付24,980 辆。2021 年第四季度,特斯拉营收177.2 亿美元,同比增长65%;营业利润为26.1 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14.7%,净利润23.2 亿美元,同比增长760%。

国信汽车核心观点:本文是造车新势力系列之五,继2020 年10 月深度报告《造车新势力系列之一——解析进阶赛的4个关键点》,2020 年11 月《造车新势力Q3 季报点评:产销数据亮眼,毛利均转正,聚焦自动驾驶技术》,2021 年3月《造车新势力Q4 季报&年报点评:毛利率均转正,预计2021 年为爆款电动车型元年》,2022 年1 月《造车新势力12 月交付量齐创新高,智能电动加速渗透》之后的第五篇造车新势力系列报告。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2 年1 月1 日-23 日狭义乘用车全口径日均批发60,884 辆,据此推算1 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188.7 万辆。假设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为20%,预计1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37.7 万辆。2022 年1 月蔚来+小鹏+理想+哪吒的交付量达到4.6 万辆,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大约为12%,日益成长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主流玩家。我们认为,造车新势力的核心优势在于扁平灵活的组织架构、创新进取的企业文化、个性高端的品牌形象、软硬件协同布局的研发优势。2021 年的销量增长与新品打磨已初步证明了它们的市场竞争力,2022 年及往后几年的核心关注点在于交付量、产品矩阵、品牌壁垒与盈亏平衡,重要挑战在于供应链管理、组织扩张、渠道铺设与用户需求把握。

我们推荐自主崛起方向的混动(比亚迪/长城/吉利)/小鹏汽车等新势力/特斯拉/广汽埃安及其产业链,增量零部件方向的1)数据流方向关注传感器、域控制器、线控制动、空气悬挂、车灯、玻璃、车机、HUD、车载音响等环节。2)能源流方向:关注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中小微电机电控、IGBT、高压线束线缆连接器等环节。标的方面推荐福耀玻璃、伯特利、华阳集团、星宇股份、拓普集团、德赛西威、科博达、胜蓝股份、保隆科技、玲珑轮胎等。

评论:

多家造车新势力保持亮眼表现,销量大幅增长多家造车新势力公布2022 年1 月销量。2022 年1 月, 蔚来/ 小鹏/ 理想/ 哪吒/ 零跑的交付量分别为9,652/12,922/12,268/11,009/8,085 辆,分别同比+34%/+115%/+128%/+402%/+434%。小鹏连续5 个月交付量过万,哪吒1 月交付量超越蔚来,零跑、极氪销量大增,表现向好。

2021 年分季度来看, 蔚来的销量分别为20,060/21,896/24,439/25,034 辆, 小鹏的销量分别为13,340/17,398/25,666/41,751 辆,理想的销量分别为12579/17575/25116/35221 辆。小鹏汽车自三季度开始交付量领先,于四季度进一步拉开交付量差距,成为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年度交付量冠军。

特斯拉全球销量和业绩创新高

特斯拉公布2021 年销量及业绩。12 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了70,847 辆,同比+198%,环比+34%。

2021 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年度交付量达484,130 辆,同比+235%;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936,222 辆,同比+87%,其中Model 3 和Model Y 合计交付911,242 辆,Model S 和Model X 合计交付24,980 辆。

2021 年第四季度,特斯拉营收177.2 亿美元,同比增长65%;营业利润为26.1 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14.7%,净利润增长760%至23.2 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为159.7 亿美元,同比增长71%,毛利为48.82 亿美元,同比增加118%,汽车业务毛利率为30.6%。2021 年全年,特斯拉营收538.2 亿美元,营业利润65.2 亿美元。

截至2021 年底,特斯拉已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了超过31,000 个超级充电桩,在中国布局了8000 多个,特斯拉上海研发创新中心、数据中心也相继落成。未来,特斯拉将加速奥斯汀、柏林等新建工厂和弗里蒙特、上海等现有工厂的产能扩建,以最快速度提高产量满足市场需求,预计产品交付年均增长率持续超过50%。

小鹏智能,蔚来高端,理想精准

小鹏在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中智能化实力最突出。小鹏于2018 年推出Xpilot 2.0 智能驾驶系统,落地于小鹏G3(2018 年亮相,紧凑型SUV,官方售价14.98-18.78 万元),L1 级自适应巡航系统实现量产;2019 年推出Xpilot2.5,落地于G3/P7(2019 年亮相,大中型轿车,官方售价21.99-40.99 万元),L2 级行车辅助系统实现量产;2020年推出Xpilot 3.0,落地于P7,高速NGP 实现量产;2021 年推出Xpilot 3.5,计划于2022 年上半年通过OTA 落地小鹏P5(2021 年亮相,紧凑型轿车,官方售价15.79-22.39 万元),城市NGP 实现量产。

2022 年1 月,小鹏G3/P7/P5 的交付量分别为2,186/6,707/4,029 辆,分别占比17%/52%/31%。小鹏G9(2021年亮相,中大型SUV,预计售价大约为35 万元)有望于2022 年下半年交付,硬件支持Xpilot 4.0 自动驾驶系统(有望于2023 年推送)。

小鹏改造产线提升交付能力,布局充电设施建设解决用户痛点。基于持续攀升的在手订单及全年增长预期,小鹏于2022 年1 月底至2 月初春节停产期间对小鹏肇庆基地开展技术改造。改造完成后,带入2022 年的大量在手订单有望加速交付。同时,为支持不断扩大的用户规模,解决用户的补能痛点,小鹏也将持续加速布局充电网络建设。截至2022 年1 月17 日,小鹏汽车已累计上线品牌超充站813 座,目的地充电站166 座,贯通全国所有333 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及4 个直辖市。

蔚来的品牌定位在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当中最高端。初期推出极限产品秀肌肉(超跑EP9,全球限量,官方售价998万元),再到推出定位豪华市场的车型(蔚来ES8,中大型SUV,官方售价46.80-62.40 万元),然后至定位高端的量产级别车型(蔚来ES6,中型SUV,官方售价35.80-52.60 万元),而2020 年9 月推出的EC6 定位轿跑SUV(预计其用户与ES6 将有较大程度重叠,官方售价36.80-52.60 万元),将与ES6 共同对标ModelY 进行竞争。

2021 年,蔚来分别推出了ET7(中大型轿车,官方售价44.80-52.60 万元)与ET5(中型轿车,官方售价32.80-38.60万元),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完善。

2021 全年,蔚来ES8/ES6/EC6 的销量分别为20050/41474/29905 辆,销量占比分别为22%/45%/33%。2022 年,蔚来将交付三款新车型(其中两款为ET5、ET7);位于NeoPark 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蔚来第二生产基地将于第三季度正式投产;全球范围内,产品与全体系服务将在德国、荷兰、瑞典、丹麦落地。

理想在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中对细分市场的把握最精准。理想目前仅理想ONE(中大型SUV,官方售价33.8 万元)一款车型,于2018 年推出,2021 年改款。理想ONE 精准锁定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以增程式+7 座+大空间+三联屏等一系列产品配置上的组合拳赢得市场认可,依靠单一爆款跻身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前列。在门店数量处于劣势的情况下(2021 年底小鹏有311 家销售门店,理想仅有206 家零售中心),2022 年1 月理想ONE 单车型交付量高达12,268 辆,在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的车型中排名第一,市场对其具备“豪华品牌”初阶实力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理想计划于2023 年交付首款纯电动车型,2022 年后产品矩阵将逐步丰富,未来将覆盖15-50 万元的价格区间。

投资建议

标的推荐

我们推荐自主崛起方向的混动(比亚迪/长城/吉利)/新势力/特斯拉/广汽埃安及其产业链,增量零部件方向的1)数据流方向关注传感器、域控制器、线控制动、空气悬挂、车灯、玻璃、车机、HUD、车载音响等环节。2)能源流方向:关注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中小微电机电控、IGBT、高压线束线缆连接器等环节。标的方面推荐福耀玻璃、伯特利、华阳集团、星宇股份、拓普集团、德赛西威、科博达、胜蓝股份、保隆科技、玲珑轮胎等。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汽车电动智能化推进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 板块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相关资讯

扫码下载

九方智投app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头条热搜

涨幅排行榜

  • 上证A股
  • 深证A股
  • 科创板
  • 排名
  • 股票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