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1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正式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2027 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 家。方案引导储能格局进一步优化,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议关注储能龙头企业及超级电容/钠电/液流产业链。
总体要求:到2027 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竞争优势凸显
方案明确到2027 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竞争优势凸显,具体体现于:1)引导格局进一步优化: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 家,区域聚集格局基本形成;2)产品性能显著增强:高安全、高可靠、高能效、长寿命、经济可行的新型储能产品供给能力增强,转化效率提高;3)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技术多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满足电力、工业、能源、交通、家建筑、通信、农业等多领域应用需求。我们认为方案为我国储能产业链发展指明方向,看好我国逐步形成储能行业的健康生态,龙头企业有望主导生态。
新技术:支持超级电容/钠电/液流/氢能等多项技术
方案鼓励发展多元化新型储能本体技术:1)鼓励技术多元化:鼓励中短时、长时电能存储产品形式多样化,不局限于现有电化学锂电池方案,核心需求是技术安全可靠性、经济可行性和能量转化效率;2)明确各类产品商业化优先级:推动超级电容器/铅碳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攻关,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3)支持技术形式百花齐放:支持新体系电池/智能电池/储热储冷及新型物理储能等前瞻技术基础研究。方案鼓励新技术发展,我们认为未来产品的主流形式或有变化。
国际化:加强新型储能领域国际合作
探索将加强新型储能领域国际合作纳入共建“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合作机制框架,加强与相关国家资源战略、政策、标准等对接,积极推动建立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防范出口领域恶意竞争,共同维护中国品牌良好形象。方案鼓励储能企业国际合作,我们认为出口敞口较大的企业有望受益。
为未来储能发展积极定调,看好我国储能发展
方案为未来我国储能产业链发展积极定调,从竞争格局、产品力、应用领域、多元化技术、国际化等多方面为储能指出发力方向。我们看好国内储能产业链新技术发展及国际化扩张,建议关注国内储能龙头阳光电源/上能电气/德业股份,同时建议关注超级电容/钠电/液流产业链。
风险提示:储能装机需求不及预期,新技术迭代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