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业绩低于市场预期,1Q23 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公布2022/1Q23 业绩:2022 收入9.47 亿元,同比-25.6%,1Q23 收入2.38 亿元,同环比+12.5%/-11.6%;2022 归母净利润0.81 亿元,同比-61%,1Q23 归母净利润0.26 亿元,同比+1.8%。2022 业绩低于预期主要系零部件业务上量影响,4Q22 毛利率下降超过预期;1Q23 业绩符合预期。
发展趋势
疫情拖累全年业绩,1Q23 营收重回增长。公司2022 营收同比下滑25.56%,其中4Q22 营收同比下滑36.72%。分业务看,受疫情影响,研发业务竞标、对接和验收受阻,汽车设计业务出现阶段性下滑,其中新能源整车设计业务仍是公司核心业务,2022 年实现收入6.90 亿元,同降31.65%,燃油整车设计业务实现收入1.24 亿元,同降34.09%;受益于电磁式DHT 于年中开始量产,核心零部件业务实现逆势增长,同增99.45%实现收入1.29 亿元。伴随着疫情政策优化,1Q23 公司收入实现回升,总营收同比+12.50%达2.38 亿元;往前看,我们认为伴随汽车市场与供应链问题好转,以及新能源车型加速上市,设计业务中长期收入有望重回高增。
产品结构调整影响毛利水平,人才引进拉动管理费用走高。2022 年公司毛利率为31.54%,同比下降5.78ppt,主要原因系公司产品结构调整,零部件制造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以及电磁式DHT 量产爬坡毛利仍低。1Q23 毛利率为36.66%,整体毛利水平有所回升,设计业务毛利率稳健。费用上看,2022 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1.55/+3.60/-4.55ppt,其中,管理费用上升主要系期间公司加强人才引进带来人员成本提高。
聚焦电动智能化,加速发展海外业务,全球化+平台化逐渐成形。顺应电动化与智能化东风,公司搭建新能源智能化平台,覆盖服务、智控、智驾、座舱和智能网联等多个模块。2022 年公司在手订单约18.9 亿元,其中包括与某智能驾驶科技公司签署某高级别自动驾驶整车全流程开发项目,并与某头部自主品牌研发项目金额突破亿元大关。我们认为,公司在电动智能化领域已逐渐积累know-how 优势,研发业务有望为智能化零部件业务导流,或将逐渐从产品服务型厂商成长为全球化的平台型厂商。
盈利预测与估值
基于当前公司在手订单及更保守的项目确认,我们下调2023 年净利润17.7%至2.16 亿元,首次引入2024 年净利润2.89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4 年27.2/20.3x P/E。结合公司行业龙头地位及中长期发展前景,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14.10 元目标价,对应32.8/24.4 倍2023/2024xP/E,较当前股价有20.5%的上行空间。
风险
智能化业务增长不及预期,新项目拓展不及预期,在手订单交付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