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带动充电桩需求高增;头部整桩企业具备多重优势,有望优享海外市场增长红利;快充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模块环节快充和大功率是未来发展方向,头部企业技术领先;运营环节马太效应显著,随着经济性提升,头部企业盈利有望率先改善;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长带动充电桩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充电桩需求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中国的充电桩保有量从2016 年的20.1 万根增长至2022 年的521 万根,年均复合增速达到72%,根据IEA 数据,美国的公共和私人充电站数量由2016 年的4.5 万台增长至2022 年的14.4 万台,年均复合增速为21.3%,欧洲的充电站数量则由7.7 万台增长至47.9 万台,年均复合增速为35.6%。目前我国车桩比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存在较大缺口,欧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发展空间较大。
整桩环节强者恒强,头部企业具备认证、成本、渠道优势:充电桩整桩环节作为产品集成与销售环节,技术门槛相对偏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其中具备规模优势、技术优势、或零部件自制能力的头部企业有望实现较低的成本与较高的性价比,在竞争中维持相对较高的盈利能力。此外,由于全球充电桩设计与认证标准存在差异,同时充电桩销售对渠道与服务的要求较高,头部企业有望凭借资金优势率先突破海外市场认证壁垒,通过全球化销售渠道布局逐步提升其在海外市场的渗透率,形成差异化竞争。
模块环节存在技术门槛,大功率与高效率是未来发展方向:充电模块作为充电桩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相对集中。伴随超级快充时代的到来,同尺寸充电模块的功率密度逐步升级,以英飞源、永联、通合科技、优优绿能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在大功率技术上相对领先。充电模块作为零部件,主要采用2B 模式,国内头部企业在全球市场开拓的情况明显快于整桩环节,大多数一线企业已经通过认证并进入到海外整桩企业的供应链,未来有望打破国内市场需求的局限,实现更高收入规模。
运营环节经济性提升,头部企业盈利有望率先改善:运营环节壁垒较高,马太效应显著。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单车带电量提升,运营市场空间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5 年服务费市场空间有望突破百亿,2022-2025 年年均复合增速约56%。根据我们测算,现阶段运营商已跨过盈亏平衡点,实现盈利,随着服务费趋向市场化以及汽车电动化大背景下充电桩利用率提升,运营商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
汽车电动化带动充电需求高增。整桩环节中具备规模优势、技术优势、或零部件自制能力的头部企业有望实现较低的成本与较高的性价比,优享海外市场增长红利;模块环节存在技术门槛,大功率与高效率是未来发展方向,头部企业在大功率技术上相对领先;运营环节马太效应显著,随着市场空间打开和经济性提升,头部企业有望率先受益。推荐英杰电气,盛弘股份、通合科技、特锐德,建议关注道通科技、绿能慧充、炬华科技、芯能科技等。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新能源汽车增速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产品力不达预期,充电桩需求不达预期,充电桩竞争超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