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4 年年报,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0 亿元,同比下降2.69%,归母净利润7.41 亿元,同比下降15.12%,扣非归母净利润6.68 亿元,同比下降6.15%;其中2024Q4 实现营业收入5.48 亿元,同比下降28.96%,归母净利润1.26 亿元,同比下降49.93%,扣非归母净利润1.13 亿元,同比下降45.53%。
业绩同比有所下滑,装备用T700、T800 级碳纤维放量贡献收入。2024 年受行业无序扩张、产能过剩影响,市场竞争加剧,碳纤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但同时碳纤维在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3C 电子消费品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有所拓展。面临不利的市场环境,公司一方面持续完善高性能产品系列,满足各种高端装备对特定碳纤维需要,同时积极拓展市场,开发新产品和新应用场景,业绩展现了较强的韧性。报告期内公司碳纤维及织物板块实现收入14.52 亿元,yoy-12.91%,收入占比59.27%,毛利率58.37%,同比-3.48 pct,主要系民品价格下降和装备用碳纤维需求节奏因素影响等,其中装备用T800级碳纤维在上一年产品验证通过后开始批量供货叠加民机用T800 级产品也稳定增长,实现收入4.72 亿元,yoy+64.64%;T700 级产品收入同比基本持平主要系装备用T700 级产品收入的快速提升弥补了工业用T700 级产品的收入下滑。风电碳梁业务呈现恢复性增长,实现收入5.37 亿元,yoy+25.81%,收入占比从16.94%提升至21.90%,毛利率26.36%,同比+8.24 pct,主要系公司持续开发新产品和新客户,批产进程得到稳定推进。预浸料业务实现收入2.34 亿元,yoy-12.86%,主要受传统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以及高端领域项目结题或延迟等因素影响,收入占比9.53%,保持相对稳定,毛利率35.77%。复材科技板块实现收入1.07 亿元,yoy+15.6%,主要系有人/无人机相关的业务持续增长。精密机械板块实现收入0.89 亿元,yoy+161.20%。
光晟科技板块实现收入0.25 亿元,yoy+28.27%。分应用领域来看,得益于公司在风电、氢能领域的业务增长,新能源相关业务贡献收入6.99 亿元,yoy+16.66%;航空、非航装备和科研业务、工业制造相关领域相对稳定;航天、体育休闲领域贡献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公司持续开发新产品,积极开拓民机、低空经济、电磁储能等新领域。公司新开发干喷湿纺工艺的T1100 及碳纤维,与湿法T1100 级碳纤维共同满足不同高端装备对高端碳纤维的需求;新开发高模型纤维TZ40S,成功在无人机等领域得到批量应用,并在特定装备领域进行应用验证;开发单向、斜纹、超薄等织物,深受低空装备领域客户信赖,参与配套的某性型四座电动飞机,成为我国首款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型号合格证的电动飞机,并在**、**汽车上开展应用验证工作。公司GW300 碳纤维PCD 和舱内结构用纤维增强树脂阻燃预浸料PCD 在报告期内获得中国商飞正式批准,成为中国商飞直签的第一个碳纤维 PCD 和公司第一款可以直接配套大飞机业务的预浸料产品;GW300 碳纤维同时也成为低空有人装备研制取证中的重要选择,报告期内收入同比增长495%。公司推出高温增韧环氧树脂配中模碳纤维的高性能预浸料成功在有人机上得到应用;推出的中温增韧环氧树脂配高强高模碳纤维的高性能预浸料成功在多款大型无人机上得到应用;新开发的面向3C 消费电子行业的超薄预浸料,满足了3C 消费电子应用的苛刻要求,成为手机折叠屏用碳纤维预浸料的重要供应商,面向光伏行业开发的高透明预浸料也在报告期内得到市场青睐,两个新产品目前均已实现批量生产,达到稳定供货状态。此外,光威精机成功推出高性能储能飞轮、电机转子等一系列产品并实现小批量生产。
某型号碳纤维千吨线生产线等同性验证通过。公司于2025 年3 月21 日公告于某型号碳纤维千吨级生产线等同性验证通过验收,确保其生产的该型号碳纤维产品性能参数与工程化研制生产线的产品相当。此外,报告期内内蒙古光威基地一期4000 吨高性能碳纤维产线顺利建成,分别于2024 年6 月和11月投产,产线运行稳定。公司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以自有资金实现对内蒙古光威的股权收购,内蒙古光威成为威海拓展的全资子公司。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9.4、10.4 亿元,EPS 分别为1.02、1.13、1.25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30.4、27.4、24.9 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重大合同交付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