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我们强调重视近期商业航天的几点变化,组织结构改善——商业航天重视程度提高;供应链标准化——从卫星到火箭,批量化应用前提;场景标准化——瞄准终端直连卫星广阔市场征求意见,以及技术进步等。
组织结构改善——商业航天重视程度提高。9 月22 日、26 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卫星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公司相继注册成立,注册资本分别为12 亿元、10 亿元。我们认为,商业卫星公司的成立,有望从研发、交付、经济性等角度,理顺商业卫星制造端与应用端协调发展的阶段性瓶颈。由航天科技集团主要院所等国内中坚火箭力量设立商业航天平台,有望缓解火箭供给瓶颈环节,同时更有利于加快民营星座公司的发展、缓解火箭排期压力。此外,地方国资参与商业航天火箭公司的成立,有助于获取地方支持并实现加快落地。
供应链标准化——从卫星到火箭,批量化应用前提。与传统装备生产体质类似,前期以国家空间任务基础设施为需求,主导成立的国家队航天生产体制机制,以安全、保障为核心目标。国家队传统院所卫星、火箭力量的专业化整合,并成立对应的商业航天有限公司,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相关供给端标准的实施,满足未来日益增长的商业需求。供给端的标准化是实现批量生产的重要前提,那么需求端的标准化则是需求场景落地的重要条件。需求端的标准化方面,例如,据中国星网招聘平台公众号,2023 年8 月星网公司全资二级子公司星网易联供应链成立,承担卫星互联网新型供应链产业链体系建设及运行工作主责。
场景标准化——瞄准终端直连卫星广阔市场征求意见。应用场景标准化方面,例如,9 月27 日,为了促进和规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健康发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或标志着以终端直连卫星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行业步入发展新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服务管理规定并非局限于手机终端设备。技术进步为核心驱动力,如新型火箭发射、可回收火箭进展有望加快国内卫星星座建设,降低成本、促场景落地,例如10 月13 日SpaceX 星舰超重助推器首次回收成功。
投资建议:供给及需求标准化的优化,匹配技术进步及应用场景标准化,我们认为我国商业航天市场有望实现从1-10 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好在技术驱动、商业应用场景落地、装备现代化以及组织结构优化下的商业航天发展机遇,看好全产业链环节核心龙头的航天业务发展,包括但不限于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商业航天应用端等。
风险提示:特种交付低预期、政策调整、预算波动、竞争加剧、技术路线变化、商业化需求拓展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