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政策实现共振,Robotaxi 商业化落地可期
特斯拉Robotaxi 即将于当地时间10 月10 日发布, 有望掀动行业热潮。国内Robotaxi 也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这背后是技术与政策的共同驱动。技术方面,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提升了自动驾驶的泛化性,在技术进步的框架下,自动驾驶“渐进式”和“跃进式”路线有望互相促进,共同推动自驾行业发展。政策方面,中央与地方层面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全国已建设17 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 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Robotaxi行业逐步进入商业化试点和运营阶段,而商业闭环的完成需要降本增效。增效方面,通过提高Robotaxi 的覆盖面积与车队数量,能够带动Robotaxi 订单规模迅速扩张。降本方面,通过降低整车制造成本、安全运营成本与运力运营成本,Robotaxi 每公里出行服务成本有望在2026 年低于有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潜在万亿市场加速展开,Robotaxi 打开市场上限
出租汽车市场可分为巡游出租车与网约车,都需要有人驾驶。在我国,巡游出租车的客运比例逐渐提高,网约车保有量、订单量保持增长,2023 年出租汽车市场交易总额达5889 亿元人民币。而随着网约车供给增多,巡游出租车与网约车日均订单数均出现下降,同时我们发现网约车市场的增长部分由替代巡游出租车市场而实现。Robotaxi 能够提供无人化、更安全的出行服务,解决有人驾驶出租车用户痛点,短期Robotaxi 将会通过补贴等手段降低出行价格吸引消费者,长期通过降低用户出行成本形成稳定市场,2030 年,国内Robotaxi 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近5000 亿元规模。当Robotaxi 单位出行成本远低于有人驾驶出租车甚至其他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时,Robotaxi 有望通过更低的单位出行成本吸引因价格而被排除在有人驾驶出租车服务之外的用户,Robotaxi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
国内外厂商积极布局,角逐Robotaxi 广阔市场
中美两国在Robotaxi 商业化落地方面相对领先。美国方面,Waymo、Cruise 起步较早、长期经营,技术路线坚持重硬件轻软件;特斯拉凭领先自动驾驶技术实力也将入局Robotaxi,坚持重软件轻硬件技术路线,FSD 与Robotaxi 或将形成相互验证关系。国内方面,萝卜快跑相对领先,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厂商也积极布局,Robotaxi 行业商业化运营需要量产车、技术及运营,“车企+自动驾驶公司+平台商”三方联盟或成为更稳固商业形式。
推荐及受益标的:推荐长安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德赛西威、经纬恒润-W、均胜电子、华阳集团、沪光股份、美格智能、华测导航;受益标的:小鹏汽车-W、理想汽车-W、蔚来-SW、赛力斯、北汽蓝谷、江淮汽车、中科创达、博俊科技、万马科技、万安科技等。
风险提示:技术发展进度不及预期、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