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海洋强国梦,公司为高性能船艇先进制造商。公司产品按用途可分为公务执法船艇、旅游休闲船艇和特种作业船艇,按动力源可分为新能源船艇、传统能源船艇。公司成立于2003 年,创始团队在船舶专业知识背景上十分深厚,营收自2016 年起维持增长态势。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94 亿元,同比增长6.74%,其中2022Q3 实现营收1.46 亿元,同比增长13.11%。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由于疫情影响及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等原因,2022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00 万元-1150 万元,同比下降80.57%-72.07%。2021 年公司完成3.75亿定增,助力公司资本结构优化,营运资金充裕。
战略新兴产业,船舶产业有望迎发展新周期。全球新船需求从疫情中快速复苏,2021 年全球新船订单量创下过去10 年次高纪录。我国船舶工业在国际市场份额领先。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 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提升船舶全产业链竞争力,将海洋装备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在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背景下,军民融合进入政策机遇期,公务执法船艇和海洋特种船舶行业快速发展。
新能源是未来船艇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限硫令、“双碳”目标及绿色船舶政策背景下,我国内河船舶有望全部升级为新能源船舶,市场空间广阔。同时,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计划投资70 亿港元用于混合动力船在内的离岛渡船更新,船队更换计划将释放大量公务执法船需求。受益于海上风电发展趋势,海上风电船需求显著提升。据CRSL 数据,在能源结构逐渐向低碳化过渡/快速向低碳化转换两种情境下,预计2021-2027 年专用船舶订单将达到年均74 个/90 个。
公司深耕船艇领域,订单步入高速释放期。公司是国内同类船企中少数几家具备完整设计能力的船艇制造企业之一,技术创新及船艇研发设计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公司订单持续落地,2022 年公司及子公司新签订单含税金额12.53 亿元,创历史新高。此外,公司的新能源船艇业务近年来取得显著的市场拓展成绩,海上风电运维船业务已取得下游客户的认可,未来发展可期。2023 年公司持续中标新项目,2023 年1 月中标15.05 亿元的船艇项目。同年2 月,公司签订1.13亿元128 米趸船销售合同,为后续进军100 米以上高性能船艇市场奠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创始团队在船舶专业知识背景上十分深厚,立足于战略新兴产业,随着新能源船舶业务逐渐发展,叠加公司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订单量有望持续增长。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6、10.30、17.55 亿元,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0、0.61、1.12 亿元,对应EPS为0.03、0.16、0.30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环境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合同订单交付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