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时代,光通信继续大放异彩。市场近两年来看到了光通信在AI 时代的爆发,但忽略了光作为信息传输载体的持续创新潜力。而随着AI 时代的到来,GPU/XPU 带来的数据中心内部数据通信的进一步爆发,光通信也进入到加速迭代时代,400G/800G/1.6T 为代表的高速光模块需求量爆发,光将“升级”至机房互联、“下沉”至芯片互联,且围绕速率和功耗的技术创新,带来了诸多潜力新方向,光通信在AI 时代继续大放异彩。
可插拔仍是主角,硅光迎接正式放量。可插拔光模块产品可靠性强,经过了数轮产品周期的检验,有着长期合作的稳定供应商,供应安全性强,结合客户体验,我们认为可插拔形态的光模块产品将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此同时,由于EML 激光器的供应紧张,以及速率的持续增长,硅光方案产品简洁,头部光模块厂商在硅光芯片及相关领域均有深度布局,随着供应链逐渐成熟,我们认为硅光将在2025 年迎接确定性的放量,采用外挂CW 光源的硅光方案将成为主流产品。
短距离:AEC 大放异彩,LPO 有望成为黑马。在AI 超算中,客户追求更具有价格优势,拥有更低功耗,同时还能尽可能保证性能的产品方案。AEC方案由于其价格便宜、性能稳定的特性,特别适合在短距离场景使用,已经成为头部厂商的短距离重点方案之一。而LPO 方案则在性价比和功耗上具有一定优势,随着相关产业的跟进,LPO 方案有望成为明年短距离互联的黑马。头部光模块厂商基于自身在光电转换上的深刻理解,有望继续在短距离场景保持优势,我们认为长期份额依旧将向头部厂商集中。
光进(CPO/OIO)大趋势明确,光互联拥有高度确定性。基于传输速率和功耗要求的持续提高,我们认为长期看光进的大趋势非常明确,CPO 将光渗透进了交换机或GPU 内,OIO 则将光渗透进了芯片内部,光口与GPU比例长期看将持续增长(参考博通CPO 路线)。光互联则高度受益于光进的大趋势,众多黑科技方案有望加速在产业落地,光互联无论是使用场景还是价值量,都呈现非常明确的提升态势。
投资建议:综合来看,我们认为2025 年光通信行业将继续呈现出需求高度景气、技术加速迭代的状况,“出海、新品、扩产”将是主旋律,核心推荐北美光通信产业链: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德科立,同时关注光迅科技、华工科技、联特科技等品种。
风险提示:AI 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地缘政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