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4 年1 月19 日16 时00 分,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 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验证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国内百米级最大垂直起降试验箭回收成功,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于2025 年首飞。本次试验的飞行时间约60s,飞行高度约350m,着陆位置精度约2.4m,着陆速度约0.75m/s,着陆姿态角约0.14°,滚动角约4.4°,火箭着陆平稳,落点准确,状态良好,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蓝箭航天VTVL-1 试验箭是首次验证朱雀三号(ZQ-3)大型液氧甲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子级垂直返回关键技术的飞行试验平台,箭体直径3.35 米,长度18.3 米,回收支腿展开直径11.6米,采用一台基于连续入轨验证的80 吨级天鹊-12(TQ-12)改进型液氧甲烷发动机,具备正交双摆、45%~110%变推力调节和多次点火能力。本次飞试的VTVL-1 试验箭起飞质量约50.3 吨,全箭最大起飞质量可达68 吨,为目前国内起飞规模最大的垂直起降试验箭。此次任务,验证了蓝箭航天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火箭一子级垂直回收总体方案的正确性,以及可重复使用火箭测发、回收和后处理流程的正确性,成功获取了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火箭关键技术的核心试验数据,为2025 年朱雀三号首飞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成都“真金白银”支持卫星产业发展,力争2030 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卫星互联网作为未来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
2024 年1 月18 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成都市促进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专项政策》,真金白银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空间基础设施布局,对成功发射入轨投运的商业卫星,按卫星发射重量1 万元/千克的标准,给予卫星拥有企业单颗不超过50 万元、单户企业每年不超过500 万元的卫星发射奖励;二是加快完善地面站网配套;鼓励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地面站网节点,对于单个站点投资规模超过1000 万元的,按单个站点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200 万元、单户企业每年不超过1000 万元补贴;三是加快卫星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自建数据服务平台并对外服务,按照投资额的20%给予最高300 万元补助。2023 年初成都将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链纳入全市建圈强链重点产业链,同年10 月印发的《成都市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 年)》已经定下明确目标,力争到2030 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全面建成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标杆城市。
商业航天站位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川渝沪等纷纷抢占卫星产业制高点。2023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 年10 月24 日,上海市印发《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 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提出到2025 年,上海市形成年产50 发商业火箭、600 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2023 年11月30 日,成都市发布《成都市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提出到2025 年,成都市核心产业规模达300 亿元。2023 年11 月10日,重庆市发布《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 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 年在全国率先构建空天地一体化、通导遥深度融合的空天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核心产值500 亿规模空天信息产业集群。中央和各地政府都在加速布局卫星赛道,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这为卫星互联网的产业孵化培育提供了优质的载体支撑,国内发射场、火箭生产、卫星制造等物理条件逐步成熟,海发、可回收等先进技术加速商业化验证,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基金群、航天生态联盟纷纷成立,国内卫星及火箭的批量化制造、航班化运营、产业化应用体系加速构建,中国版星链开始加速走进现实。
建议关注标的:
1 天线及芯片组件:航天环宇、铖昌科技、雷电微力、振芯科技、航宇微、复旦微电、紫光国微、臻镭科技、国博电子、通宇通讯;2 通信载荷:创意信息、上海瀚讯、信科移动、航天电子;3 通信安全:佳缘科技、电科网安;
4 通信数据链:新劲刚、七一二;
5 卫星制造及关键部件:天银机电、银河电子、中国卫星、天奥电子、上海沪工、乾照光电、航天智装、陕西华达、长光卫星(待上市);6 仿真测试:坤恒顺维、霍莱沃、思科瑞、西测测试、苏试试验;7 地面及用户设备:航天环宇、盟升电子、海格通信、震有科技、华力创通、盛路通信、信维通信、普天科技、星网宇达、南京熊猫、合众思壮;8 卫星运营:中国卫通、中国电信、三维通信;9 火箭配套:九丰能源。
风险提示:卫星互联网建设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