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 公司发布2017 年度报告,实现营收20.61 亿元(同比+161.83%);归母净利1.22 亿元(同比+264.44%),扣非归母净利1.05 亿元(同比+243.62%),基本每股收益为1.04 元,略低于预期。拟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2 元,以资本公积金每10 股转增8 股。
事件2:公司发布2018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00-3200万,同比增长30.59%-54.77%。
投资要点
2017 年业绩高增长,设备+材料双业务协同增厚业绩2017 年公司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系受益于下游新能源车行业蓬勃发展,公司锂电正极材料和锂电池设备业务规模大幅增长。分业务看,锂电正极材料实现收入12.4 亿,占总收入60.1%,同比增长152.1%;锂电池设备实现收入6.85 亿,占总收入33.2%,同比增长299.2%;稀土发光材料实现收入9273 万,同比下滑-22.3%,主要系受LED 替代其它光源等因素影响,稀土发光材料市场逐年萎缩,导致公司相应产品产销量逐年下滑;此外新增光电设备业务,实现收入4036 万。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期间费用率有所增长
2017 年综合毛利率18.03%,同比+4.29pct;销售净利率5.96%,同比+1.65pct,环比-4.32pct;加权ROE 为9.02%,同比+5.06pct。2017Q4 新增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及计提子公司浩能科技超额利润奖励合计约5000万,对Q4 净利润影响较大。排除这方面影响后,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显著大幅提升的,主要系浩能并表后新增锂电设备业务拉升了综合毛利率,同时正极材料业务逐步释放产能引起规模效应。
分业务看,锂电正极材料毛利率11.9%,同比+0.22pct;锂电设备毛利率29.53%,同比+0.66pct。我们预计未来英德新产能正极材料的量产销售和浩能高端化涂布机走向规模效应,会使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
期间费用合计占比总收入的12.12%(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是2.64%、8.8%、0.68%,同比分别+0.05、+1.57、+0.66pct),同比+2.28pct。
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主要系销售规模大幅增长导致销售费用增大,研发费用、工资福利等费用增长,同时新增合并浩能科技科润表所致。
此外,公司始终将研发作为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17 年度研发经费投入达9128 万,占营业收入比例的4.43%,同比+1.03pct;研发人员数量为309 人,占总人数比例为22.97%,同比+6.29pct。
锂电设备行业将迎高景气周期,绑定龙头电池厂的设备商将显著受益CATL 上市和BYD 电池业务分拆,是2017 年Q4 以来影响两大巨头扩产进度的重要因素。2018 年CATL 将建设24 条产线,BYD 预计扩产约10GWh。随着这两件重要事件落地,我们判断,CATL 和BYD 的扩产招标进度将提速,预计行业即将进入招投标高峰,锂电设备龙头有望迎来新一轮高成长周期。年报显示,珠海格力(银隆)和CATL 也是公司的前两大客户,我们认为公司绑定龙头电池厂,将显著受益于电池厂后续的扩产招标。
正极材料向高端升级,投资天津茂联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
公司的正极材料产品包括动力三元材料和高电压钴酸锂两类。其中动力三元方面,目前已在大部分国内主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开展试用、认证工作,预计会逐步取得成果。高电压钴酸锂主要针对高端的3C 类产品如智能手机等,目前高端的钴酸锂很大一部分来自进口,而公司产品已进入包括光宇等一批新老客户的试用、认证阶段,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此外,2018 年1 月公司以3000 万通过投资宁波源纵实现对天津茂联的投资。天津茂联目前主要生产和销售阴极铜、精致氯化钴及电解镍等产品,其关联方在赞比亚拥有约1500 万吨的渣堆钴铜矿资源及对应的采矿权,计划于19 年初完成冶炼厂建设并投产。这是公司对正极材料上游产业的初步布局,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司正极材料原材料的供应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在锂电设备和材料方面的布局和相应的协同作用,预计2018-2020 年的EPS 分别为1.80/2.64/3.52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24/16/12X,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程度激烈,外延并购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