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河长制”顶层设计彰显决心,一把手追责明确效果显著。中央政府办公厅和国务院共同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建立全国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制体系,要求党政机关一把手负责人要兼任“河长”,同时每年1 月汇报考核情况,河长制的提出有利于打破以传统治理模式下行政区域分割导致的流域治理难以协调问题,更有利于跨部门高效调动资源。在字字玑珠的2017 年新年贺词中,习总书记重点提到“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彰显国家领导对于“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态度及责任人落实到位的顶层设计决心。
黑臭水体空间超7,000 亿,按效付费有望推广。住建部数据显示全国29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超过7 成的城市存在黑臭水体,总认定数高达2,014 条,尚未完成治理河道长度7,200 公里,治理将带来投资需求超过7,200 亿。由于黑臭水体治理处于起步阶段,利润率较高,环保上市公司、央企及民企建筑公司、专业化技术公司纷纷参与黑臭水体治理。南宁那考河治理流域治理项目按效付费考核模式有望推广,环保上市公司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系统集成能力,且建成后有较高运营能力,满足政府在运营周期按效果考核和付费的需求,竞争优势较为显著。
考核临近推动建设提速,PPP 助海绵市场释放。海绵城市和黑臭水体治理相辅相成,两者目标重合且技术互通。为实现城市建成区2020 年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2016~2020 年投资规模约2.05 万亿,海绵城市前期准备工作较长导致项目落地进展较慢,考虑经验积累已较丰富和考核时间节点临近,预计2017 年将迎来海绵城市建设投资明显提速,PPP 助力相关建设工作将迎来投资高峰。
截污控源首抓工业污水,提标改造及运营潜在空间大。截污控源是黑臭水体治理最关键和有效的部分,黑臭水体大部分都是由于偷排、漏排及不达标工业污水造成的。中央环保督察应运而生,由部级领导任正副组长,对地方省部级领导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督政问责,先后出动2 批次中央环保督查16 个省市,罚款4.7 亿元,处理案件2.9 万件,拘留810 人等。按照存量50%工业污水提标改造,投资需求有望接近1,900 亿元,按照50%工业污水第三方运营,运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467 亿元/年,9 大工业行业环保设备增量投资有望超过600 亿元/年。随着“河长制”制度全面推行,环保支付力度趋严,新环保法实施及按日计罚力度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潜在需求将加速释放。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致政府/企业环保投入有限;政策进度/环境执法力度低于预期;环保项目进度低于预期。
投资策略。“河长制”全面推行及中央环境督查执法风暴下,重点把握黑臭水体、海绵城市&工业污水三主线。黑臭水体治理推荐碧水源、津膜科技、中金环境及北控水务,关注岳阳林纸及环能科技。海绵城市建设推荐华控赛格,关注云投生态。工业污水治理看好津膜科技,关注博天环境(已过会即将发行),关注天壕环境、碧水源及中电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