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我们选取了11 家A 股上市医疗信息化公司,从中国招标网(www.bidchance.com)摘录订单数据,统计汇总后进行分析。由于部分医疗信息化项目未经公开招标流程,因此公开订单往往少于实际订单,但从历史来看,公开统计订单的定性趋势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从多维度看,25 年2 月的公开订单相较于24 年呈现出波动后的复苏态势:
(1) 累计订单数据:25 年2 月医疗IT 行业订单金额较去年同期略微下滑,订单数量较去年同期有小幅增长25年1-2 月,共统计医疗IT 订单总金额为7.67 亿元,较上年同期8.33 亿元约减少7.9%,相较23 年同期的5.27 亿元的复合增速为-2.0%;订单总数为448 单,较上年同期426 单约增长5.2%,相较23 年同期的297单的复合增速为22.8%。
(2) 单月订单数据:25 年2 月医疗IT 行业订单金额为3.40 亿元,yoy+15.9%;订单数为174 单,yoy+30.8%。
(3) 订单结构:传统医院信息化项目占比为91.2%,其次电子病历/互联互通占比为6.8%、公卫IT 占比为0%、医保IT 占比为2.1%。主要需求依然来自院内IT 领域,主要原因或在于关于医院信息化升级的强制性政策持续强化,医院需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系统改造工作,由此产生刚性需求,其它类别未来仍有较大增量需求空间,从政策发展趋势看,未来有可能持续推动医疗机构开展更高等级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工作,相关订单在整体结构中的占比有较大提升空间。
(4) 供应商格局:从25 年2 月千万级订单的供应商格局占比来看,嘉和美康(35.2%)、东华软件(34.2%)、卫宁健康(23.5%)、东软集团(7.2%)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前四家份额合计达100%。从25 年2 月全部订单的供应商格局占比来看,卫宁健康(28.9%)、嘉和美康(21.4%)、东华软件(20.1%)、东软集团(13.4%)、创业慧康(6.5%)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前五家份额合计达90.4%。千万级大单领域的市场集中度相对更高,这表明市场份额领先的一线厂商在获取千万级大订单方面具备更大优势。前期的严格监管促使行业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我们判断在未来的招投标活动中,一线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将愈发显著,市场集中度也有望持续攀升。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随着AI 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及医疗数据安全与合规框架日益健全,预计未来3-5 年医疗IT 需求景气度将持续攀升。标的方面,综合医疗IT 订单规模、主业专注度与创新业务布局等因素,我们认为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嘉和美康优势相对较为明显;此外亦建议关注AI 医疗相关标的,如润达医疗、医渡科技、晶泰控股、麦迪科技、鹰瞳科技、平安好医生等。
风险提示。医疗IT 行业需求修复不及预期;外部监管趋严;相关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