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概述:
2017年6月21日,环境保护部举行6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土壤环境管理司司长邱启文会同南京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林玉锁介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巡视员刘友宾主持发布会。
二、 分析与判断
“土十条”颁发一年成果显著,监测网络已确定2万个基础点位布设。
“土十条”颁发一年来,环保部重点开展了6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工作机制。2、全面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增加调查对象:既对农用地、还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精度大幅提高: 农用地重点区域借助500m*500m、一般区域1000m*1000m网格布点。目前31省已完成本地区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2018年摸清农用地污染概况。3、推动完善法规标准体系,颁布《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联合农业部制定《农业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土壤污染防治法》被全国人大列入一类立法计划、“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终身责任追究办法”计划年底出台。4、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示范试点。5、建设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已确定2万个左右基础点位布设,覆盖全国99%的县、98%的土壤类型、88%的粮食主产区,2020年底前要实现布设点位覆盖所有的县市区。6、强化《土十条》目标考核。编制目标认为分解方案,推动与各省(区、市)签订目标责任书。
十三五土壤法规完善检测健全修复市场进入爆发期,总市场空间达可达6万亿。根据国土部2014年公开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土壤污染威胁到了民众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治理需求迫切。我们在2016年2月发布的土壤修复行业深度报告《六万亿蓝海待开发,土壤修复成环保下一个风口》中测算,我国土壤修复的市场空间达6万亿,随着十三五期间土壤相关法规标准的及检测网点的健全,土壤修复市场将进入快速释放期。
投资策略:关注耕地治理修复稀缺标的及场地修复龙头。
我国耕地污染超标率达19.4%、退化严重,盐碱地5亿亩、PH值小于5.5的酸化耕地面积占比18%,治理需求迫切。我们在之前的深度报告中测算,耕地治理市场空间达到3万亿。年初印发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间,确保建成4亿亩、力争建成6亿亩高标准农田、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2000万亩、通过农用地整理改造中低等耕地2亿亩左右,总投资需求1.7万亿。十三五耕地治理市场打开确定性高、市场空间大,关注以“土壤调剂剂种+土地流转”布局耕地治理业务的稀缺标的鸿达兴业。场地修复商业模式相对清晰、付费主体明确,我们判断仍将是十三五土壤修复的主战场,关注拥有核心技术、项目经验丰富、资金实力强的行业龙头高能环境,以及区域修复龙头博世科、理工环科、永清环保等。
风险提示:土壤相关法律出台进度及执行情况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