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回顾
2019 业绩符合此前快报
公司公布2019 年业绩:收入40.94 亿元,同比下滑6.16%;归母净利润0.23 亿元,同比下滑94.67%,对应每股盈利0.01 元,符合公司此前快报,扣非后公司归母净利润877 万元。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主要由于报告期公司确认环保咨询和工程板块商誉减值3.48 亿元所致。
环评工程及污水污泥板块盈利承压。1)由于环评资质放开导致竞争趋严、公司收缩工程业务,咨询和工程板块营收同比下滑59%至3.88 亿元,毛利率减少3.36ppt 至22.4%;净利润亏损2100 万元(不含财务和总部费用,下同);2)运营效率低导致污水污泥板块营收同比下滑22%至0.33 亿元,净利润亏损6541 万元;3)勘察设计同比-3.8%至3.3 亿元,毛利率下滑3.8ppt 至50%。
其他业务稳定发展:1)设备制造营收+8.2%至29.3 亿元,毛利率稳定约为38%;2)运营效率增长带动危废营收同比+26%至4.1 亿元,毛利率减少6.21ppt 至54%,我们认为主要由于处置价格承压。
销售和管理成本增长导致公司期间费用率提升1.9ppt 至25.4%,现金流同比-3%至6.6 亿元,较为稳定。
发展趋势
危废产能提升有望带动公司业绩表现。公司拟增加10 万吨(3 万吨无害化+7 万吨资源化)危废处置产能资质,占当前公司投运产能的56%;且公司20 吨/年铂族金属再生利用项目已满足试生产条件,我们预计未来有望带动公司业绩表现。“玻璃化熔融技术”已获评定,如果顺利落地我们认为有望降低公司尾渣处置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对冲危废板块处置价格下滑风险。
无锡市政持续增持,关注未来资产整合。公司大股东无锡市政拟增持1.56%- 1.97%股份,且资源资金优势充足,我们看好公司有望持续受益。公司公告持续推进无锡市政环保资产注入,且公司拟分拆勘察设计业务上市,我们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
盈利预测与估值
由于公司部分业务承压,我们下调2020 年净利润26%至4.56 亿元,引入2021 年业绩5.19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 /2021 年13.8/12.2倍P/E,下调目标价25%至4.1 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对应2020/2021 年17.1/15.2 倍P/E,较当前有25%增长空间。
风险
商誉减值风险,盈利能力下滑风险,市场融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