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3 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7.2 亿元,同比下降9.7%;实现归母净利润8570.3 万元,同比增长102.2%。
业绩符合预期,利润端持续修复。1)收入端: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7%,主要受消费电子业务下滑的影响。23H1 消费电子领域需求疲软,导致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全年营业收入下降19.6%,约为101.3 亿元。公司新能源业务则增长可观,全年实现收入35.4 亿元,同比增长43.5%,营收占比提升至25%以上。2)利润端:2023 年公司盈利水平企稳回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公司毛利率约为20%,同比提升2.5pp;其中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约为19.7%,同比提升3.4pp;新能源业务毛利率约18.5%,同比提升1.6pp。公司净利率约为1.1%,同比提升0.6pp。3)费用端:公司销售费用率近两年有所收窄,从2021 年的1.7%逐步降至2023 年的0.96%;管理费用率小幅增长,2023年约为5.9%,同比增长0.6pp;研发费用率约为9%,同比增长1pp。
创新终端和新材料的应用为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注入成长新动能。2023年虽然消费电子业务营收有所下滑,但公司在新项目上取得了重大进展:23Q4,公司在大客户MR 项目顺利实现量产并开始稳定交付;同期,安卓客户智能手机钛合金结构件项目也顺利实现量产,公司在交货速度和良率等方面均取得客户的高度认可。2023 年AI 成为最为引人注目的新势力,消费电子各大品牌都在积极探索与AI大模型融合发展的新契机,包括AI手机、AIPC、XR 等,有望引领消费电子行业进入新一轮的产品创新周期。公司已做好了AI+时代到来的准备,在XR、PC、手机领域广泛布局、大客户卡位优势突出;与此同时,公司在新材料和新工艺两个维度升级精密制造能力。未来随着创新终端逐步落地、放量,结构件材料和工艺革新、升级,公司作为领先的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制造企业有望直接受益。
新能源业务生产基地产能逐步释放,相关业务持续增长可期。报告期内,公司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实现批量出货;墨西哥合作工厂也已通过客户审核,并开始承接客户订单。随着宜宾、自贡、常州、宁德动力电池结构件生产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公司新能源业务有望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8.8、10.5亿元。考虑到公司在XR领域的卡位优势、AIPC对公司笔电业务的带动和催化、手机结构件新材料应用给公司带来新的项目机会,叠加新能源业务产能释放以及规模效应显露,我们给予公司2024 年25 倍PE,对应目标价13.00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回暖不及预期风险;新项目导入、放量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