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显示,双林股份 100%控股无锡科之鑫。双林股份发布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目前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股票购买,购买均价 37.9 元。
投资要点
丝杠赛道进入产能建设阶段,设备成为关键环节科之鑫专注于高精度机床研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先进的磨削技术解决方案。无锡市科之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创立于2017 年,自主研发专利30 多项。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汽车、医疗设备、航天航空等行业,主要包括高精度螺纹磨床和定制机床。公司主要研究内外圈磨削技术、内螺纹磨削技术、外螺纹磨削技术,已与多家上市公司达成战略性合作。公司生产的数控螺纹磨床精度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加工的丝杠产品精度最高可达P0 级,C2 级、C3 级精度,是国内目前唯一可实现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磨床量产的公司。
通过收购无锡科之鑫,双林股份实现了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延伸与资源整合。2024 年1 月,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与公司净利润挂钩,2025-2027 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2600/3380/4380 万元,增长目标较2024 年分别为490%/668%/895%。截至 2025 年2 月12 日,科之鑫原股东已将收购款5400 万用于二级市场购买双林股票,并设置三年禁售期,购买均价37.9 元。公司滚柱丝杠产品已研发出样品,收购内螺纹磨床公司有助于双林打通上游产业链,快速建设丝杠产线,满足自身扩产需求,确立在生产工艺、降本上的竞争优势。
丝杠赛道进入产能建设阶段,设备成为关键环节丝杠赛道正式进入产能建设阶段,设备端整体投资较大。根据我们测算,海外一台内螺纹磨床单价约1000 万元,对比国内设备价格在300 万元。假设单台设备折旧年限为5 年,每台螺纹磨床年产能为一万套丝杠,仅折旧一项,使用海外螺 纹磨床的成本比国产设备高出140 元。设备端降本需求非常强烈,国产设备是降本首选。
数控磨床是“卡脖子”环节。欧洲、日本是高端磨床主要产地,主要企业包括德国埃玛克、瑞士凯伦贝格、日本三井精机等。但海外企业产能严重不足,导致交付周期长,整体市场份额自然会逐步往国内倾斜。
百万台机器人产量对应国内磨床市场空间近200 亿元。根据我们测算,人形机器人产量为10 /100 /1000 万台时,对应内螺纹磨床市场空间为14/144/1438 亿元,外螺纹磨床市场空间为5/48/479 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推荐标的
大规模量产阶段国产设备才能满足需求,现阶段外螺纹设备国产厂商基本可以完成,能做出满足要求内螺纹磨床的企业不多,主要包括科之鑫(双林股份)、华辰装备、日发精机、秦川机床。
风险提示
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度不及预期;智能化进展不及预期;自主品牌崛起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等政策性风险超预期;推荐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