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央行征信体系覆盖人群有限,引入第三方征信可形成交叉互补。①、央行征信系统收集的信息以银行信贷信息为核心,还包括社保、公积金、民事裁决与执行、公共事业和通讯缴费记录等,截至2016年5月,共计收录8.8亿自然人,其中有信贷记录人群为3.8亿,仅占总人口28%,覆盖率相对较低。
②、第三方个人征信数据来源更广,以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为例,打通淘宝平台的交易数据和支付宝平台包括花呗、借呗和余额宝在内的金融产品数据,借助网络消费和金融行为数据构建信用评价体系。③、有别于我国当前政府主导型个人征信体系,美国由三大征信局主导,完全市场化并充分竞争,个人征信市场覆盖率达到92%。随着国内第三方个人征信业务的规范化运行,将与传统征信体系形成交叉互补。
引入第三方征信对监管提出要求更高,本次会议讲话释放积极信号。①、2015年1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包括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及民营公司在内的8 家公司获得首批试点资格,明确准备时间为6 个月,然而两年已过,个人征信牌照仍未正式颁布。②、民间征信主要基于大数据技术进行信用评级,对数据的需求催生了采集、加工和使用等环节的不规范操作,容易出现信息泄露、违规倒卖客户数据等恶性事件,对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造成严重侵害。③、此次会议讲话从监管层面释放积极信号,一旦个人征信牌照正式发放,将从法律法规的层面提高监管强度和有效性,强化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
个人征信业务的推进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助力企业提高风控能力。
①、对于从事第三方征信业务的主体而言,如何确保在独立性、公正性以及对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等方面合法合规依然是不小的挑战。而对于能通过业务合法获取并积累用户数据的相关主体,其数据价值将进一步凸显。②、个人征信体系的完善将在有效防范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并改善金融生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随着个人征信牌照发放的推进,将进一步推动个人数据的合法采集与规范流动,有利于基于个人信用开展业务的企业提高风控能力。
投资建议
随着监管部门一系列政策出台,配合16年10月起由国务院牵头“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互金在风险防控前提下告别野蛮生长,逐渐规范运行。
本次征信相关的监管层信号有助于改善政策预期,提升市场对互金领域的关注度。看好受益于个人征信牌照,以及基本面有所支撑的互联网金融相关标的,建议关注:恒生电 子(600570,未评级)、康耐特(300061,买入)、东方财富(300059,买入)、同花顺(300033,买入)、银之杰(300085,未评级)
风险提示
监管政策存在不确定性、牌照发放进度可能不达预期、行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