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公司2024 年全年业绩整体符合预期,第四季度的互联网广告业务贡献主要增量,受益于客户需求的显著增长,销售现金流及预收款、费用率等指标表现略超预期,结合一季度以来市场成交额情况,预计未来公司业绩仍有支撑;同时,在AI 平权时代来临下,在2C 和2B 金融领域均有深耕的公司有望加速产品迭代,鉴于公司的估值水平显著低于其他AI 应用侧标的,有望迎来修复性行情。
事件
同花顺披露2024 年年度业绩。
简评
业绩要点:利润增长符合预期,现金流及合同负债表现亮眼,成本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1)全年业绩两位数增长,Q4 季度贡献主要增量。2024 年公司营收41.87 亿元,同比增长17.47%;净利润18.23 亿元,同比增长30.0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16 亿元,同比增长45.46%,显示公司盈利能力和获现能力提升。其中,单四季度营收18.52 亿元,环比增长95.98%,同比增长55.37%,归母净利润11.72 亿元,环比增长3 倍多,同比增长85.44%,Q4 业绩大增是全年业绩向好的主要原因。
2)广告业务彰显弹性,增值服务表现持稳。两大关键主营业务增速亮眼,2024 年增值电信服务收入16.16 亿元,占比38.59%,同比增长5.70%,业务增长稳定,广告及互联网推广业务收入20.25 亿元,占比48.36%,同比增长49.00%;软件销售及维护收入3.56 亿元,基金销售收入1.90 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8.61%、20.50%。公司广告及互联网推广业务的增长原因:一是证券市场回暖,下游客户对广告导流和推广需求提升,二是公司产品与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合后,产品竞争力提升,用户活跃度上升、广告转化效率提升所致。
3)销售额表现亮眼,合同负债增长为将来业绩提供支撑。
2024 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得现金为48.83 亿元,同比增长24.86%,其中Q4 为23.53 亿元,同比增长79.25%,增速大幅高于收入增长,可能反映客户对公司产品需求旺盛,支付意愿提升;其次,年末合同负债为14.86 亿元,同比增长34.91%,合同负债提前锁定客户资源,会在未来逐步确认为收入,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4)成本和费用方面好于预期,人效。2024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89.41%,保持较高水平,公司的研发/管理/销售费用合计93.28 亿元,同比仅增长13.80%,低于收入和利润增速;其中,管理费用率5.29%、销售费用率14.14%、研发费用率28.50%,好于预期水准。自公司大力推动AI 研发和销售能力优化以来,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规模呈现增长态势,但通过降本增效和成本管控,公司的经营效率明显提升。2024 年公司员工总数约为5093 人,相比去年减少399 人,但博士学历员工从80 人增加到103 人,结构持续优化,核心团队的技术能力或有所增强,全体员工人均创收和创利分别同比提升40.17%和26.67%。
未来看涨逻辑:AI 产品的重新定价+2025 年全年业绩的支撑+相对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其一,是公司的金融AI 应用能力有望在AI 平权时代重新定价。公司自研的HithinkGPT 大模型在金融垂直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目前在公司2C 及2B 业务场景均有应用,但由于细分领域应用的复杂度和算力等方面的瓶颈,此前公司AI 产品尚未展现更强的爆发力。但是,随着以DeepSeek 为代表的高性价比开源模型普及,AI 平权时代到来,数据资源和独特场景成为应用侧更重要的核心壁垒,公司的AI 系列产品有望在接下来加速迭代,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同时,我们通过对比一些在投资分析中的经典问答可以发现,同花顺i 问财的产品相较于市面上主流的GenAI 产品,其推理思路和表达效果更为贴近投资者习惯的风格和模式。反映在大模型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的垂直场景经验依然能够为产品应用提供升级和优化,与其他产品相比有一定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而带动和提升用户未来的使用意愿。
其二,公司2025 年全年业绩增速有一定支撑。
1)从自下而上角度,年末积累的14.86 亿元合同负债,合同负债是预收服务费和软件款,由于合同负债在同花顺公司报表主要属于流动负债,意味着将在一年以内逐步确认为收入,2024 年末合同负债同比增速为34.92%,为2025 年提前锁定部分收入提供基础。
2)从相关性指标来看,2024 年前三个季度,沪深两市的日均股基成交额分别为10216.63 亿元/9482.37 亿元/8045.60 亿元(含ETF 成交额),而2025 年至今日均成交额为16375.71 亿元,与去年1~2 月相比增长71.01%,即便后续活跃度回落,但后续两个季度市场所面临的同比基数也在下降,公司前三季度的行情表现好于去年同期的概率更高。
3)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71 亿元、57.15 亿元、65.4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1%/12.7%/14.5%,三年CAGR 为16.03%;预计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2 亿元、25.40 亿元、30.5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0%/18.0%/20.2%,三年CAGR 为21.46%。具体预测细节参考盈利预测简表。
其三,公司估值水平低于可比公司均值。以2025/2/25 日总市值计算,2025~2027 年公司的预测PE分别为78x/66x/55x,预测PS 分别为33x/29x/26x。纵向对比,公司的长期成长性正在逐步消化其估值;横向对比,与金山办公、科大讯飞等AI 应用类标的相比,公司的估值尚属低位。
风险提示:A 股成交额不及预期、公司AI 大模型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股票市场行情波动。1)市场面临风险。A 股成交额方面,实际成交额可能与预期存在差距。2)公司AI 大模型商业化进度也存在风险,技术上需突破优化瓶颈,市场中面临激烈竞争和应用场景拓展难题,如数据安全、行业标准问题等,商业化不及预期会冲击公司盈利与价值评估。3)股票市场行情波动,受全球经济放缓、通胀、地缘政治影响,股票市场的波动较难预测,有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