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极耳技术趋于成熟,带来电池充放电倍率等核心性能的显著提升,也拓宽了圆柱电池的应用领域。不仅是电动车的大圆柱电池采用全极耳,众多小圆柱电池公司也开始采用全极耳结构以针对高端电动工具、滑板车等家居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全极耳电池因其优异的充放电倍率、循环等性能,未来有望深入evtol、机器人等新兴市场。综上,2025 可能是新圆柱产品放量元年。
全极耳圆柱电池技术趋于稳定可用。全极耳工艺直接利用整个集流体尾部作为极耳,并通过盖板结构设计增大极耳传导面积及其连接处的连接面积、缩短极耳传导距离。该设计大幅降低了电芯内阻,使得电芯放热少、均匀,大幅提升电池倍率性能,以亿纬最新推出的全极耳21700 电池为例,最大放电电流从12.5C 提升到17.5C,最大充电电流也从1.5C 提升到2C。但相应的全极耳工艺难度较高,如何解决极耳的收集、焊接问题是提升生产良率的关键。近几年,激光焊接设备厂商逸飞激光、联赢激光陆续推出全极耳圆柱电池专用的解决方案,在原有产线50PPM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各项关键核心工艺设备的单机运行效率,产线生产效率最高达450PPM。
小圆柱电池开始全极耳化。2024 年主要的小圆柱厂商,亿纬锂能、蔚蓝锂芯、新能安、比克等小圆柱厂商开始推出其全极耳的18/21 系列小圆柱产品系列,其充放电倍率、温升性能等都有很明显的提高,很适配高端的电动工具等家居消费市场,以及数据中心BBU 等新兴市场。由于2024年传统电动工具市场的需求修复,目前各家小圆柱厂商的开工率都较饱满,预计未来会有扩产需求,头部企业在马来西亚的新建圆柱工厂也陆续在2025 年起投产。
动力大圆柱陆续起量,未来有望深入低空、机器人市场。2020 年特斯拉提出大圆柱概念,直到2024 年下半年,特斯拉4680 全极耳开始明显起量,后续开工率有望继续爬升。同时,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供应宝马的大圆柱项目将在2025 年下半年开始交付,预计动力的大圆柱市场会开始起量。此外,全极耳大圆柱的性能优势很契合evtol、机器人等新兴市场,未来有望形成增量需求。
推荐与关注:推荐亿纬锂能、宁德时代、蔚蓝锂芯、震裕科技;其余关注逸飞激光、科达利、金杨股份、东方电热。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全极耳技术进步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