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11 月2 日,工信部公布近日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 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我们认为该意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细化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节点,为此后的产业政策扶持提供了方向,将有力刺激支持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受此利好,我们看好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并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该意见最新指导方向下的相关产业链环节及厂商。
事件:工信部近日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这是继2023 年9 月13 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3 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后,又一针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重要政策文件,并将关键任务的完成时点均定在了2025 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可期。该意见高度定调人形机器人,称人形机器人是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该意见提出较高发展目标,指出到2025 年培育2-3 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并打造2-3 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到2027 年我国人形机器人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意见》提出了需要攻关的关键技术,重点聚焦控制技术群和执行技术群。人形机器人的控制和执行是最关键的核心技术。《意见》提出要打造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大脑”主要对应环境感知、行为控制和人机交互,“小脑”主要对应“运动控制”,《意见》强调了相关算力、数据库、大模型和算法库的重要性。“肢体”关键技术是执行技术群的核心,“肢体”主要由高紧凑机器人四肢结构、灵巧手与骨架身体结构所组成,技术包括仿生传动、拓扑优化、新材料、增材制造、一体化设计等,《意见》同时强调了轻量化、高强度、高动态、高爆发、高精度、长续航等人形机器人需求特点。
《意见》列示了需要攻关的重点产品和部组件,主要包括整机、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动力能源。《意见》从整机、基础部组件和软件三个方面指出了需要重点发展的产品。《意见》将整机分为基础版整机和功能型整机,我们认为基础版整机更类似于通用设备,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具备一定的泛化能力,功能型整机更类似于专用设备,聚焦于各个专用作业领域,具有较为强大的特定功能性。在传感器方面,提出了涉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产品谱系,其中触觉方面的相关产品是仿人电子皮肤;在执行器方面,同时认可了液压执行器和电驱动执行器两种方案,均强调了高功率密度、高力矩、高紧凑和高精度,并提及了泵阀、电推杆等相关配套产品;在控制器方面,认可了关节运控和核心主控的分级控制方案,均强调了分级控制中专用芯片的重要性;在动力能源方面,重点强调了高动态、长续航、高能量密度等需求。
《意见》展望了人形机器人中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特种领域、典型制造业场景和特定民生行业,《意见》还对产业生态、支持保障等方面进行指导。《意见》首先提出的应用场景就是特种领域,我们认为该场景也是最先可以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场景,主要因为这些人类从事这些特种领域具有较高的危险性,特种领域应该是“机器换人”的优先方向。典型制造业场景聚焦于3C、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将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和精益生产的发展。特定民生应用主要包括医疗、家政、农业、物流等行业,重点要求人际交互的可靠性、安全性、鲁棒性及场景需求解决能力。
风险因素:政策执行及支持力度低于预期;任务攻关进度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市场需求低于预期;国产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低于预期;人形机器人主流技术方案发生重大变化;国产机器人厂商响应程度低于预期。
投资策略。(1)《意见》首次将对整机的重视上升到了国家部委级层面,并指出到2025 年培育2-3 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因此我们建议关注国内具备人形机器人整机开发能力的博实股份、小米集团、小鹏汽车及相关非上市公司,此外建议关注具备整机主要部件集成能力的集成商三花智控和拓普集团。
(2)《意见》新提出了一些相关重点产品,传感器方面建议关注具备电子皮肤产品的汉威科技,执行器方面建议关注国内液压驱动及泵阀绝对龙头恒立液压以及旋转关节及电推杆领域的绿的谐波、汉宇集团、兆威机电、捷昌驱动、德昌股份和鼎智科技,控制器方面,建议关注具备SoC 等机器人主控芯片研发能力的厂商,以及关节运控芯片/控制器厂商峰岹科技、协昌科技和固高科技。此外,我们看好深度参与机器人产业链,近期业绩及产品持续催化的禾川科技、柯力传感、鸣志电器、步科股份、双环传动、五洲新春和贝斯特。(3)《意见》重点强调了特种领域的应用,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将在该领域率先落地,建议关注从事特种机器人的相关厂商亿嘉和(电网机器人)、申昊科技(电网机器人)、景业智能(核工业机器人)、博实股份(化工机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