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我们根据对过往产量数据的整理,发现全球汽车产业周期约为10 年,上行时间一般为8 年左右,下行时间为2 年左右。进入21 世纪后,全球汽车产业周期与朱格拉周期高度同步,上一轮周期为2010-2020 年,全球汽车产量自2009 年触底后,2010 年开始快速增长至7770.4 万辆(同比+25.8%),并于2017 年见顶达到9730.3 万辆,随后开始回落;2020 年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汽车产量下降至7765.0 万辆,同比-15.4%。2021-2022 年全球疫情影响时断时续,但汽车产量开始处于复苏过程当中,同比分别+3.3%和+6.0%。我们认为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新一轮中长期上升周期当中。
中国汽车产业周期与全球同步性增强,但市场增速有望继续高于全球。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及参与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周期运行也将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趋同。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与全球增速的裂口逐渐收敛,人均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提升,将增加汽车产业周期与全球的趋同性。但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速仍有望继续高于全球,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增速仍将高于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这将有利于增加新购车辆的需求;第二,2022 年我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为226 辆,尚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新增购车需求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第三,由于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程度不断增高,电车换购需求基数将越来越大,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市场进一步增长。
中国汽车出口或将实现长期稳定增长。2022 年我国汽车出口311.1 万辆,同比+54.4%,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出口国;2023 年前六个月,我国汽车出口已达214.0 万辆(同比+75.7%),全年大概率将超过400 万辆,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我国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正不断增强,上汽、奇瑞、长安、比亚迪等品牌愈发受到海外消费者的青睐,我国正由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2022 年我国汽车产量在全球中的占比仅为31.8%,对比其他成熟工业品如光伏组件产量(84.8%)、动力电池出货量(70.6%)、冰箱冷柜产量(53.4%)等尚处于不高的水平。基于我国制造业的强劲竞争力及整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汽车产量在全球中的占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的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望持续快速提升,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将辐射至全球市场,进一步推升我们国家的汽车出口。
智能化和一体化压铸的全球竞争力正在形成。无论是新能源汽车整车还是产业链中关键的零部件企业,我国均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较大的优势和较强的议价能力。我国自主品牌比亚迪自2021 年开始新能源车业务快速增长,2022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86.4 万辆,同比+208.6%,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根据SNE Research 的数据,2022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企业中,我国独占六席,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仅宁德时代一家就占据全球37.0%的市场份额。
随着汽车智能化趋势的基本确立,中国乘用车电动智能化的渗透率明显领先于全球,有望成为智能汽车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在涉及汽车智能化的关键系统和零部件领域,我国与美国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集中精力加强技术研发,解决相关卡脖子难题,获得全球竞争力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是在有利于降成本的一体化压铸技术上,由于压铸及冲压件企业具备转型优势,我国不少企业均开始转型布局一体化压铸业务,或将在该领域快速获得竞争优势,带动我国汽车产业进一步蓬勃发展。
投资建议:我国汽车产业与全球周期的趋同性增强,当前正处于中长期上升周期,且价格战等短期利空因素在今年第二季度已基本消化,因此我们看好行业在2023 年下半年的基本面继续向好。我们维持行业“同步大市-A”的投资评级,重点推荐与智能化和一体化压铸相关的零部件产业链标的瑞玛精密、卡倍亿、德赛西威、多利科技,及重卡整车龙头企业中国重汽。
风险提示: 汽车产销量增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