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
电子特气下游景气度高企,在工业气体中成长性最强,俄乌冲突催化电子特气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头部国产气体厂商将充分收益。
摘要: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电子特气在工业气体中成长性最强,国产替代为行业主旋律,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在电子特气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特种气体业务占比较大,或加速布局特气业务,以及拥有高盈利能力的国产气体企业将优先受益。推荐标的:特种气体与大宗气体均衡发展,积极向电子大宗气体发力的金宏气体(688106.SH);电子特气品类丰富,技术及客户优势明显的华特气体(688268.SH);大规模扩建产能,加速电子特气布局的和远气体(002971.SZ);未来以电子特气业务为重要发展方向,产能加速释放且保持高盈利能力的凯美特气(002549.SZ)。
受益于下游景气度高企,未来三年复合增速有望超15%。电子特气是半导体、显示面板、光伏、LED 等电子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材料,随着下游新兴产业的投资加速以及政策的定向支持,电子特气市场需求将持续保持旺盛。2021 年电子特气国内市场规模约为216 亿元,我们预计未来三年CAGR 有望超15%。
国产企业加速扩产迎接需求释放,国产化率有望从2020 年的14.2%提升至2025 年的25%。目前全球及国内的电子特气市场被四家海外气体巨头垄断,2020 年国产化率仅14.2%,随着国产企业突破技术、客户、服务三大壁垒,叠加俄乌冲突导致稀有气体供应短缺的催化,电子特气国产替代需求强烈。2017 年以来,国产气体企业加大资本开支,产能扩张意愿强烈,我们预计2025 年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25%。
供气品类、供气区域逐步拓展,国产气体企业竞争力不断加强。电子特气下游需求具有多品类、小批量、高频次的特点,行业竞争逐步趋向于综合服务能力的竞争。2016 年以来国产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推进特气品类的进口替代以强化自身竞争力,同时有望通过电子特气无运输半径的特点拓展销售区域,利用协同效应拉动传统大宗气体业务增长,逐步成长为全国性的综合气体供应商。
风险提示: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电子特气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产气体企业产能释放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