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补贴频现,2024年底迎来乐观向上的需求市场。2023Q3-24Q3全球手机市场连续5季增长,而PC、平板市场则略显疲软。2024H2广东、江苏、贵州等地方消费补贴范围从家电、汽车、家居商品等扩至手机、平板、智能穿戴等。其中,贵州省商务厅将手机、平板列为“高质量消费品”,补贴幅度20%。为2025年消费电子需求奠定了乐观的基调。
AGI+终端,首推苹果生态链。手机与电脑是当下最大的人机交互入口,其中最具变现价值的终端入口当属苹果iOS生态。
2023年iPhone 15 Pro系列及2024年iPhone16全系支持AI功能,苹果手机/平板/PC逐步完成AI硬件的预埋,将芯片、散热、内存、摄像功能全面升级。AI方面,Apple智能自12月起在英语地区推出,2025年4月支持更多语种。
AI新兴硬件,大模型与终端硬件的双向奔赴。手机和PC厂商自研或借助大模型合作发展AI Phone、AI PC,互联网/大模型厂商试图进入手机、PC等硬件市场但面临较高壁垒。作为跨界发展的典范,小米汽车业务势如破竹证明3C品牌可以赋能。AI新兴终端形态各异,为大模型提供了落地新载体:1)Meta Ray-ban展示科技与眼镜厂商的合作威力,2025年“百镜大战”在即。2)L2+智驾的下沉与主机厂国产化形成共振。3)耳机、音箱有市场迎大模型新玩家。
国产光刻机进展披露,提振 半导体自主可控信心。半导体实体清单加码,高端芯片、半导休设备、零件材料自产是唯一出路。工信部披露国产KrF、ArF光刻机已完成首台生产、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晶圆制造国产化浪潮持续,功率、模拟、射频、嵌入式存储等特色工艺快速发展。据TrendForce,中国大陆成熟制程(>28nm)产能占比将从2023年的31%提升到2027年的47%;中国大陆先进制程取得进展,2023年份额为8%。化合物的先进制程8寸SiC有望实现2025年弯道超车。
相关标的:1)消费补贴与新兴AI终端:小米集团、思特威、艾为电子、南芯科技、恒玄科技、乐鑫科技;2)苹果AI:
蓝思科技、立讯精密、鹏鼎控股、领益智造;3)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北方华创、珂玛科技、茂莱光学、龙图光罩;4)先进制造与封装:华虹公司、中芯国际、芯联集成-U、长电科技、甬矽电子;5)国产算力:地平线、黑芝麻。
风险提示:1)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2)原材料短缺、价格波动;3)汽车智能化、VR/AR等新型终端创新和渗透提升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