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符合预期
剔除船舶后,中证军工指数成分股2019 上半年营收YoY+17%、净利润YoY+26%,净利润率5.9%、创2011 年以来的同期新高;2Q19 营收YoY+9%、净利润YoY+11%。
航空、电子净利润实现高增长(+31%、+26%),产业高景气得到验证,重申看好航空制造与国防信息化产业链。
发展趋势
1H19 回顾:剔除船舶后,营收/净利润增长17%/26%。1H2019,中证军工指数35 只成分股共实现营业收入1283 亿元、YoY+11%,净利润为71 亿元、YoY+34%。
剔除3 家船舶企业后,1H19 中证军工指数营收YoY+17%、净利润YoY+26%。值得注意的是,净利润率同比提升0.53ppt 至5.9%,创2011 年以来的同期新高;ROE 同比提升0.4ppt 至2.8%。
航空产业维持高景气度,电子板块表现分化。船舶板块收入(+0.2%)保持平稳,净利润(+62%)增速最快,主要由于中船防务同比扭亏。材料板块的收入(+29%)与净利润(+45%)增速均较快,光威复材表现亮眼。航空板块收入(+22%)与净利润(+31%)实现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均衡生产的进一步推进以及下游需求旺盛,中航沈飞/中直股份/中航飞机/中航光电是内生增长的主要来源。电子板块收入(+9%)稳健增长,净利润(+26%)增长较快,内部表现分化,高德红外/亚光科技/火炬电子/景嘉微/海格通信增速较快,但四创电子/国睿科技仍然同比下降。
板块估值分析:正处于触底回升通道。当前中证军工指数整体市盈率为54x TTM,较2018 年以来的底部估值41x 已有所修复,但仍处于偏低区域,略高于近3 年估值中枢的负一倍标准差。我们认为,当前板块正处于估值触底回升通道,随着订单交付与业绩增长逐步释放,估值仍有提升空间。分子板块来看,航空、电子、材料估值最具吸引力,分别对应47x/39x、49x/37x、43x/34x 2019/2020e P/E。
向前看,重申看好航空制造与国防信息化产业链。板块企业中报稳中向好,整体利润率得到持续提升,航空、电子净利润实现高增长(+31%、+26%),产业高景气得到验证。当前我国航空航天科技行业正处于订单恢复性增长期、五年计划的装备采购高峰期、多型新装备列装初期,航空制造、信息化等产业的成长性将进一步释放。我们重申看好航空制造与国防信息化产业链,建议重点关注新型直升机初步量产/战斗机产量扩大对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如整机、机载设备、材料等环节),以及国防信息化高端领域的国产替代潜力。
盈利预测
维持板块内覆盖公司盈利预测不变。
估值与建议
推荐估值与盈利匹配度较好的优质标的:海格通信、中航光电、振华科技、中直股份、中航机电等。
风险
订单签订与交付确认收入时间点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