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公司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特种高分子材料企业,产能即将释放。公司以改性和通用塑料起家,近年来正加快向特种高分子材料企业转型。公司拥有华东、华南、重庆三大基地,即将迎来产能释放期。预计到2025 年,公司将有1.3 万吨含氟聚合物、2.5 万吨LCP、1 万吨PPA、1 万吨PSF、2千吨PAEK 聚合及2 万吨PPS 改性产能,前五者产能增幅较目前的实际产能分别为333%、400%、100%、400%和100%。2018-2021 年公司营收持续增长,2022 年上半年因受疫情扰动、原油价格高企、特种高分子材料核心原料供给不足等原因,公司业绩承压,公司现已具备多渠道LCP 原材料供应保障能力,可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有望迎来业绩反转。
特种高分子材料迎国产替代大潮,公司产能有望跃居世界前列。5G 及新能源大发展下,特种工程塑料市场空间持续扩大,《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力争2025 年工程塑料及特种工程塑料的自给率提升到85%,国产替代大势下,我国特种高分子材料企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供给端,发达国家在LCP、PPA、PSF、PAEK 等产品上均有高度话语权。
待公司在建产能投产后,公司有望成为全球第二的LCP 生产商,产能规模仅次于塞拉尼斯,PPA、PSF 产能居于国内前列,且公司产品品质优秀,PPA产品在智能穿戴和VR 设备领域均已取得头部客户一级供应商的指定认证,还与多家客户就PPA 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和三电方面开展合作。PAEK、PPS等产品同样需求高增,公司加快技术突破,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高目标股权激励计划彰显长期发展信心,携手中科院,期待后续发力合成生物学领域。2021 年公司推出2022-2025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以2021年为基准,未来四年营收和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不低于50%和60%,高股权激励目标的设定以公司产能释放和研发实力为基础,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公司始终重视研发,2022 年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签订成立合成生物化学应用联合创新中心,该联合创新中心是深圳先进院对外合作设立的唯一名称为“合成生物化学应用”的联合创新中心,双方将主要围绕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动植物应用等方面展开合作,后期成果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
国内特种高分子材料迎发展良机,公司原料问题缓解叠加产能投放,业绩有望迎来反转。我们预计2022/2023/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1/1.00/3.36 亿元,对应的EPS 分别为0.09/0.44/1.48 元/股。以2023 年2月27 日收盘价18.94 元为基准,对应PE 分别为209.53/43.41/12.86 倍。结合行业景气度,我们看好公司发展。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建设及投产不及预期;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及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