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前三季度运行良好,盈利能力提升明显
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运行态势良好,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有所提升提升,毛利率、净利率等盈利指标改善明显
前三季度运行良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显著
前公司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55.2%。2021 年Q1 – 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0亿元,较2020 年同期的6.35 亿元同比增长5.5 %;实现归母净利润0.63 亿元,同比增长55.2%。主要原因系公司收购的江苏中晟环境修复有限公司前三季度运营状况良好,在自2020 年4 月并表后为公司稳定贡献较大收益。2021 年Q3 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 亿元,较2020 年Q3 的2.56 亿元同比下滑20.0%;实现归母净利润0.18 亿元,较2020 年同期的0.25 亿元,同比下滑31.0%,2020 年受新冠疫情黑天鹅影响,同年上半年积压的订单在三季度逐步复工复产后得以释放,导致2020 年第三季度公司业绩相对偏高。
毛利率、净利率提升明显,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24.6%,相较于2020 年同期的20.0% 提升4.6 个百分点;实现净利率12.9%,较2020 年同期提升4.1% 百分点。可以看出公司在完成对中晟环境的收购后,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就各不同业务板块来看,营收贡献最大仍为润滑油生产销售业务,但生态修复、环境治理业务增长势头迅猛。近些年由于润滑油行业发展增速放缓,公司位于该行业的业务收入增长承压但仍是基本盘,贡献稳定收入,据公司2021 年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3 亿元,占比总营收比例为45.8%;而环保行业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4 亿元,占比总营收比例为43.81%,占总营收的比例同比上升24.73%。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出台,再强调生态修复重要性
2021 年10 月24 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加强中国生态修复建设工程,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行动方案明确加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再度体现生态修复重要性加强生态修复建设,发挥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实现2030 年前碳达峰。“碳汇”作为“碳源”的反义词,指的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对“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有重要意义。“行动方案”指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进一步提升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性。
生态保护重点在于综合治理,愈发重视环境治理供应商跨领域治理能力。污染治理需要尊重自然演变的过程,改变过去分段、分类的治理方式,充分考虑到水、气、固废、土四大板块污染的循环逻辑,进行多板块综合治理,取得生态修复到最终生态文明的持久胜利。环保行业未来也将以综合治理为最主要的发展趋势,这也意味着环境治理服务供应商要具备横跨“水、气、固废、土”四大领域的综合治理能力,才能够保持长久且持续的竞争力。
“生态涵养区”项目持续推进,公司发挥综合治理能力
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是打造“太湖生态岛”的重要一步,目前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安全缓冲区部分工程正在建设中,子公司中晟环境凭借强大的综合治理能力贡献稳步增长
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建设稳步推进,一期项目实施效果显著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属“生态涵养型”生态安全缓冲区,是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共包含三期,建设周期为2020 年7月至2023 年12 月,总投资约3.2 亿,总范围约18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万亩良田治理区、南湾村落治理区、太湖湖湾补充区,缥缈汊湾核心区四个区域,建设各类科技湿地和浅滩湿地共210 公顷,项目分三期实施。
一期项目位于吴中区金庭镇石公村消夏湾区域,采用“ 控源+ 生态净化→ 多功能利用”的总体思路。
通过建设强化型垂直流湿地(2.6 公顷)、雨雾截留湿地( 0.4 公顷)、浅谈湿地(12.5 公顷)、清水回用廊道(1 公里)等内容形成面源污染的三道拦截体系,治理黄家堡至南湾约4 平方公里区域内各类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形成“消夏湾生态净化湿地”花园。
一期项目示范意义凸显,公司凭借优秀的综合环境治理能力将获大幅收入成长。一期项目完成后,预计将减少每年排入太湖总磷0.87 吨、总氮8.7 吨。着眼于目前项目已经完成的部分,前后改善明显。
本次项目不仅对太湖周边面源污染治理、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具有示范意义,亦是“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系统性、综合治理的体现。公司作为“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商”,此次项目不仅将体现公司系统性、综合环境治理实力,也将为公司带来大幅收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