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国内PCB化学品龙头,布局锂电材料与动力电池回收 公司业务包括PCB化学品、化学试剂及锂电池材料等专用化学品,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25.8亿元,同比增长28.09%;归母净利润6230万元,同比增长72.40%。2022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78~0.83亿元,同比增长159.6%~176.2%,主要受益于公司新建产能的释放、降本推动及产品结构优化。
动力电池回收前景广阔,公司技术、产能布局领先 我国优质锂资源禀赋相对有限,进口依赖度较高,锂回收将成为重要来源。我们预计2022、2025、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分别为14.64、30.19、463.19GWh,为锂电回收提供大量原料。随着行业湿法回收技术突破,对锂元素的回收率可以达90%,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经济性有所改善。公司回收工艺达行业先进水平,汕头1万吨磷酸铁锂回收线下半年即将投产,并于珠海正在建设5万吨磷酸铁和1.15万吨碳酸锂的综合回收生产线。
PCB化学品:国产替代加速,公司把握中高端市场 全球PCB生产重心向中国大陆转移,高端产品主要被技术先进的美、日、欧企业所垄断。公司为国内少数具备高端PCB化学品市场能力的企业,专注于高纯化学品和复配化学品的生产,覆盖PCB 制造过程中的所有湿法流程,公司在PCB制程中的化学沉铜、电镀铜等环节实现独立供应,国内暂无其他竞争者。
化学试剂:公司起家业务,产能扩张满足下游需求 超净高纯试剂为集成电路关键化工原料,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公司化学试剂产品包括分析与专用试剂,其中包括超净高纯化学试剂。2020年,公司化学试剂产能扩张,由1.2万吨提升至2万吨,新增产能投产有效的缓解了化学试剂产能不足的情况,2021年化学试剂业务实现收入3.1亿元,同比增速为23%。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是国内PCB化学品龙头,锂电材料回收业务将受益于动力电池退役高峰临近。预计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42、4.59、7.12亿元,对应EPS为0.61、1.17、1.81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6、19、12倍。我们选取从事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格林美、从事正极材料的中伟股份/德方纳米/富临精工、从事电子化学品的鼎龙股份作为可比公司,2022-2024年同行业平均PE分别为42、28、20倍,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PE 28倍,对应市值129亿元,目标价32.7元,对应当前市值有46%的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投资案件
盈利预测、估值与目标价、评级
(1)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42、4.59、7.12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61、1.17、1.81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 分别为36、19、12倍。
(2) 估值指标:我们选取从事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格林美、从事正极材料的中伟股份/德方纳米/富临精工、从事电子化学品的鼎龙股份作为可比公司,2022-2024年同行业平均PE 分别为42、28、20 倍,我们给予公司2023 年PE 28 倍,对应市值129 亿元,目标价32.7 元,对应当前市值有46%的空间。
(3) 目标价格:32.7 元。
(4) 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关键假设
(1) 2022-2024 年,全球锂电池LCE 当量需求分别为34.5、49.7、70.3 万吨。
(2) 2022-2024 年,我国锂电池LCE 当量需求分别为17.3、24.8、35.2 万吨。
(3) 2022-2024 年,公司磷酸铁锂回收产能约为0.4、2.0、6.1 万吨,满产满销。
我们与市场的观点的差异
(1) 市场认为:公司原料端拿货较难。依据:公司珠海5 万吨磷酸铁锂回收线投产后,对原料需求较大,原料被电池厂或主机厂自行掌握。
我们认为:公司技术水平领先,可保障原料供给。依据:公司在磷酸铁锂回收布局领先,化学提纯出身,掌握回收拆解破碎全流程,碳酸锂回收率高出行业水平,磷酸铁回收已具备较高经济性,更高的经济性和回收率意味着更高的议价空间,公司积极与车企电池厂展开合作,已取得部分进展,电池回收利用闭环逐渐打通。
(2) 市场认为:锂电材料价格可能遭遇较大幅度下降,影响公司盈利。依据:公司锂电材料回收需2024 年大规模放量,锂电材料价格难以预期。
我们认为:根据在建产能盈利预期,公司业绩增长弹性大。依据: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坚挺,碳酸锂等关键材料供需错配或将持续,预计1-2 年内材料价格下降幅度有限;同时目前公司产能体量尚小,随着汕头1 万吨和珠海5 万吨的LFP 回收线建成投产,即使材料价格遭遇一定下滑,与规模化生产后的成本线之间仍具有较大盈利空间,业绩增长弹性大。
股价上涨的催化因素
新能车景气度及锂电正极需求超预期、公司产能投建速度超预期、新客户及新订单获取超预期。
风险提示
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回收行业竞争加剧;材料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