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不断拓展。在技术领域,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在人工智能、生物仿生、新材料等技术的推动下,逐渐从单一功能的辅助工具向通用型智能体演进。在应用领域,人形机器人已逐渐渗透到工业制造、物流、家庭服务、医疗、教育等多个场景。未来5年内,人形机器人将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刻变革,并与汽车产业形成技术与供应链的深度交融,中国凭借多样化应用场景和供应链优势,有望在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人型机器人减速器前景
由于人形机器人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其关节更多、运动更复杂,对精密减速器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以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为例,其单台机体共使用14个旋转执行器,对应14个精密减速器需求,而一般通用工业机器人仅需要4-6个。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加速落地,包括丰立智能在内的精密减速器上市公司将迎来广阔的增长空间。
2030年全球精密减速器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元,预测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9%。减速器约占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成本的15%,精密行星和谐波减速器为各大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的主流方案。中性预期下,预计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用精密行星、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72、378亿元。
丰立智能在人形机器人业务方面布局,主要包括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灵巧手微型减速器等,公司产品种类齐全能覆盖全部型号,25年产能规划做到5万套,过去更多是做行星减速器,现在谐波减速器也会上来。
汇正财经资深研究员喻攀科表示:“近年来,人形机器人技术突飞猛进,产业发展迅速。据多位业内专家和商业领袖说法,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据马斯克的观点,未来几年,人形机器人产量将以每年10倍的数量级增长,最终数量将超过人类,达到100亿至200亿台。如此之大的市场增长空间,将给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减速器业务带来巨大的需求,对公司的业务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新能源汽车业务前景
丰立智能在新能源汽车业务有三大方向,一是动力齿轮,涉及燃油汽车的自动手动变速箱以及新能源汽车减速器;二是汽车内饰方面,公司做小零件,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座椅、门窗、尾翼等部件都需要小零件;三是将伞齿业务从小做到大,运用到汽车轮子、平衡差速器等方面,整体围绕主业齿轮,从单个零件向部件再向集成方向发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首次突破1000万辆,预计2025年销量将达到1650万辆,内需有望达到1500万辆,市场渗透率预计超过55%。
2025年1月国内新能源车(含商用)产量101.5万辆,同比+29%,销量94.4万辆,同比+29.4%。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79.3,同比增长26.2%; 新能源汽车出口15.0 万辆,同比增长49.6%。
智能化和电动化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发展方向。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将进入全面加速期,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将成为标准配置。同时,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拉美、东盟和中东等区域成为重点拓展市场。
丰立智能在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方面,海外产能有三个地方,1)2023年在德国总部设子公司,是博世要求;2)2024年在越南和马来西亚布局,越南是为了依附现有跨国企业客户,以租厂房形式尽快进入产线;3)马来西亚是因为吉利收购宝腾,为了与吉利相关业务,在吉利工业园区租厂房。
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增长方面,传动齿轮、差速器伞齿、丝杠等多种产品,希望2025年贡献1亿以上营收,客户为比亚迪、奇瑞、东风汽车、江淮汽车等,从公司角度看,2025年可以看到相对确定性的新能源车营收业务增长,主要是随着比亚迪等企业的快速成长,公司相应业务也会同比增幅很快。
汇正财经资深研究员葛路表示:“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智能驾舱将成为汽车品牌的主战场。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整个市场的业务需求也将被激发。对于形成新的业务增长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