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事件
12 月30 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建设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为发展方向,提出到2020年,煤炭产量39 亿吨,置换5 亿先进产能、提高机械化程度目标。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十三五煤炭产消有望逐渐稳定,煤机需求理顺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经历了周期性见顶下滑,煤炭严重产能过剩,随着煤炭企业盈利恶化,资本性支出大幅下滑,煤炭机械采购进入低谷。
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根据我国资源禀赋特点,煤炭在今后较长时间里,仍将占据能源结构中的主要地位,产消将维持稳定。《规划》提出,从2015年到2020 年,煤炭产量目标从37.5 亿吨增长到39 亿吨,煤炭消费目标从39.6 亿吨增长到41 亿吨。随着产、运、消逐渐平衡,煤炭行业投资有望开始改善,煤机过剩采购与库存逐渐出清,煤机正常需求释放理顺。
(二)产能置换、机械化提高,有望促进煤机行业《规划》提出以集约、安全、高效、绿色为发展方向,构建现代煤炭工业体系。
集约: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8 亿吨/年左右,通过减量置换和优化布局增加先进产能5 亿吨/年左右,到2020 年,煤炭产量39 亿吨。煤炭生产结构优化,煤矿数量控制在6000 处左右,120 万吨/年及以上大型煤矿产量占80%以上。煤炭生产开发进一步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95%以上。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煤炭企业数量3000 家以内,5000 万吨级以上大型企业产量占60%以上。
安全: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以上,百万吨死亡率下降15%以上。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明显进展,煤矿职工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高效: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85%,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65%。科技创新对行业发展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煤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一批先进高效的智慧煤矿。煤炭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全员劳动工效达到1300 吨/人·年以上。
绿色:生态文明矿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最大程度减轻煤炭生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煤层气(煤矿瓦斯)产量240 亿立方米,利用量160 亿立方米;煤歼石综合利用率75%左右,矿井水利用率80%左右,土地复垦率60%左右。原煤入选率75%以上,煤炭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清洁煤电加快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取得积极进展,煤炭清洁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
先进产能置换、机械化提高将对煤炭机械产生直接需求;行业集约化,有望改善煤机下游企业整体状况;安全、绿色有望改善煤炭消费质量,促进行业长期稳定。煤机行业有望受益产能置换、机械化提高,下游行业集中度提高、整体改善,实现触底反弹。
(三)煤价上涨,煤机行业基本面改善
煤炭价格从今年9 月份开始快速上涨,超出行业预期,煤炭价格快速上涨原因较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去产能速度较快,市场供小于需。近期多家大型电企、煤企签订长期协议,有望稳定煤价。
煤炭企业受益煤价上涨盈利好转,设备购买等资本性支出将增加,煤炭机械行业基本面将得到好转。我们判断假设明年煤价较现在下降10%-20%,煤机市场仍将保持较好势头。
2011 年煤炭价格见顶,2013 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见顶,2011-2013 年为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位,按照煤机更新周期,2016-2018 年为存量煤机更新高峰。2016 年9 月份以来煤机行业订单显著好转,订单主要来源为更新需求。
随着新煤矿严格审批,煤机设备投资在煤炭行业固定投资占比不断提高提高,目前已达到50%以上,其中三机一架又占煤机设备投资55%-65%。煤机产品生产环境比较恶劣,产品消耗大,所以煤机寿命较短,更新与维修需求大,随着新增产能严格控制,目前煤机需求均以更新、维修为主。煤机产品生产环境比较恶劣,部分产品依靠机械的物理磨损来换取产量,所以寿命较短。不同产品煤机使用寿命有所差异,三机(割煤机、刮板机、转载机)寿命较短,在3-5 年之间,一架(综采支架)寿命较长,在5-8 年之间。煤机通常在1-2 个工作面完成后,需要大修,首次大修费用约为30%原值,二次大修20%原值,低于10%残值报废。2011-2013 年为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峰值,为提高挖煤效率,煤炭价格峰值时煤机会额外多配套,存在过剩采购情况,14 年开始消化前几年煤机装备过剩采购,目前已基本消化结束,正常更新需求释放将更加顺畅。
3.投资建议
推荐稳健的低估值、煤机综合龙头天地科技,弹性大的液压支架单项冠军郑煤机,小市值民企林州重机(虹膜识别、卫星领域)。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下降、煤炭行业固定投资下降、煤炭消费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