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本篇文章主要回答三个问题:(1)什么是所谓的非洲猪瘟“候选疫苗”?(2)目前非洲猪瘟疫苗研究进展如何,我们距离真正的商业化疫苗还有多远?(3)如何看待非洲猪瘟疫苗与生猪养殖股核心长逻辑的关系?
“候选疫苗”是疫苗研发前期的阶段性成果,指的是在实验室阶段疫苗针对已分离出来的毒株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距离成功研制疫苗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2019 年5 月24 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科研进展通报会上通告: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分离了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建立了病毒细胞分离及培养系统和动物感染模型,创制了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证明其中两个候选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临床前中试产品工艺研究初步完成。下一步,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在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试与临床试验,以及疫苗生产的各项研究工作。
“候选疫苗”是疫苗研发前期的阶段性成果,指的是在实验室阶段疫苗针对已分离出来的毒株取得了一定效果,是进行中试生产和临床实验的原料,但尚未通过临床实验的验证。根据我们了解,所谓“分离毒株”、“创制候选疫苗”都属于疫苗研究的临床前阶段,从“分离毒株”到“创制候选疫苗”的过程相对容易,是疫苗研发中很正常也比较容易成功的一步,但从“创制候选疫苗”到临床实验成功则需要更多的研发投入。核心还是实验室环境相对比较简单,而临床实验的环境更为复杂,疫苗是否能够在确保保护率的情况下“不返毒、不传染、无亚临床症状”有待验证,此前欧洲减毒活疫苗也基本在临床研究阶段才发现诸多难以攻克的复杂问题(副作用、不能隔绝传染等)。
所以“创制候选疫苗”仅仅是疫苗研发中的前期、阶段性成果,非洲猪瘟疫苗诞生的可能性在增加,但后期的临床实验则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距离成功研制疫苗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各类非洲猪瘟疫苗均尚待完善,距离商业化上市还有时间距离
非洲猪瘟病毒虽然早在20 世纪初就已被发现,但疫苗研究工作却滞后40 多年。20 世纪60 年代,进行了传统的灭活疫苗研究,之后探索了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减毒活疫苗、基因缺失疫苗。近期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缺失疫苗候选株可提供完全的交叉保护,随着安全性的进一步提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投入市场。
灭活疫苗:非洲猪瘟灭活疫苗是最先开始尝试研究的,但是绝大部分无保护作用,免疫的猪只用强毒攻击后可产生非洲猪瘟病毒特异性抗体,但很快出现了急性临床症状。
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研究的思路是选择具有保护作用的抗原基因 (p72、p54、p30、D2v),利用杆状病毒系统进行表达,使用p54 和p30 共同免疫猪只可以提供部分的保护作用,然而当使用p72、p54、p30 共同免疫时却不能提供保护作用;核酸疫苗免疫效果同亚单位疫苗相似,只能提供部分保护,有的甚至无保护。所以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虽然可以诱导非洲猪瘟病毒特异性抗体及相应的细胞免疫反应,但是不能提供完全保护。
病毒活载体疫苗:目前研究集中在诱导免疫应答方面,通过选用痘病毒、腺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等载体表达非洲猪瘟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 (p72、p54、p30、CD2v、p12、EP153R),使用“鸡尾酒”式混合免疫或者加强免疫策略。但这些研究还未涉及免疫保护试验,其保护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减毒活疫苗: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非洲猪瘟流行期间曾使用减毒活疫苗,但免疫猪只出现了慢性感染和临床症状后被迫弃用。目前减毒活疫苗存在的残余毒力、病毒血症、亚临床症状等安全性问题亟需解决。
基因缺失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是删除非洲猪瘟强毒株或者自然弱毒株的毒力基因 (TK、UK、9GL 和CD2v) 或者免疫逃避相关基因 (MGF 和A238L)等,构建成疫苗候选株。利用疫苗候选株进行免疫攻毒试验,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大部分基因缺失疫苗的保护率可高达100%。基因缺失疫苗可以提供100%的保护,主要问题是存在残余毒力,免疫后可引起亚临床症状和病毒血症,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是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生猪养殖股核心长逻辑不受疫苗影响,且非洲猪瘟疫苗的商业化应用还尚需时日
目前各类非洲猪瘟疫苗的效果总结:(1)灭活疫苗绝大部分无保护作用;(2)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及病毒活载体疫苗只能提供部分保护,保护率不尽如人意;(3)减毒活疫苗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4)基因缺失疫苗最有商业化前景,但还尚需完善。
生猪养殖股核心长逻辑不受疫苗影响:看长期,未来五年“集中度提升”是生猪养殖股投资的核心长逻辑,龙头企业具有明确且广阔的市占率提升空间;看短期,本轮周期非洲猪瘟下行业母猪产能持续大幅收缩已经是既定事实,非洲猪瘟疫苗的商业化应用还尚需时日,“价格上涨,产能收缩”依旧是本轮周期生猪养殖股投资的核心要义。
仔猪价格是能繁母猪存栏最真实的反映,1 月至今仔猪价格快速上涨(涨幅显著高于生猪价格),其本质反映的是非洲猪瘟下行业母猪产能的已去化程度(静态的产能去化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后市生猪价格的先行指标,而当前生猪价格主要受到消费、广东抛售以及广西低价猪源压制
周期只会迟到,但从不缺席:当前生猪价格兑现低于预期,其主要受到消费、广东抛售以及广西低价猪源压制,且5 月历史上看都是正常周期中猪价反弹的起始月份。所以我们应该充分明确本轮周期的可持续性,如果仍身处其中不妨静心等待周期的力量,拥抱当前仍存的不确定性(市场一致预期还未达成)。
近期生猪养殖股回调较多,但我们认为其核心长逻辑不受疫苗影响,且非洲猪瘟疫苗的商业化应用还尚需时日,整个生猪养殖行业未来5 年还是兼具较高的成长性,龙头企业具有明确且广阔的市占率提升空间。另外从估值角度,当前时点不论是头均市值、PE、PB 来看,本次生猪养殖股的回调都为其带来了较大的向上市值空间。
所以在目前生猪价格反转依旧在途,且本轮周期反转高度和持续时间、以及个股公司出栏量和完全成本,市场仍存在较大预期差的情况下,当前生猪养殖股行情处于“产能收缩→价格兑现”的时期,即:市场向行业要价格的时期,依旧是投资生猪养殖股的最佳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