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动重卡行业方兴未艾,2022 年累计渗透率约5%。电动重卡有着低排放、环保、可大幅降低使用成本等优势,重卡新能源化是双碳战略及环保政策下的必然趋势。在特斯拉作为行业龙头的标杆效应下,以及三电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叠加充换电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电动重卡加速渗透的奇点已至,在未来3 年有望快速提升。我们预计2025 年电动重卡的销量可达19 万辆,渗透率约16%。
新能源重卡进入萌发期,2022 年累计渗透率提升至5%,当前渗透率加速的奇点已经到来。根据中汽中心数据,2022 年新能源重卡零售销量为2.5 万辆,同比+142%,渗透率约5%。2021 年起,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加速提升,主要由“双碳”战略下对高排放企业碳排放限制驱动。目前新能源重卡动力类型以纯电动为主,纯电动重卡占比89%,其中充电和换电重卡各占一半左右。重卡的电池带电量更大、在同样充电速率下需要更长的补能时间,而换电速度较快、符合重卡对于效率的要求,从2021 年到2022 年,换电重卡的占比有逐步提升的趋势,我们预计将在短期内成为行业主要的产品形式。电动重卡使用场景与传统重卡类似,牵引车占六成,用于运输:工程的比例约2:1,但电动重卡运输半径更短,在有固定路线的企业用户中更为流行。
电动重卡行业新玩家涌现群雄逐鹿,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电动重卡的格局和传统重卡格局差异较大。传统重卡集中度高且格局较为稳定,CR5 超过80%,龙头企业为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东风等。电动重卡行业目前格局尚不稳定,集中度相对较低:根据中汽中心数据,2022 年电动重卡行业的CR5 为58%,去年同期为53%,同比提升5pcts。2022 年电动重卡行业销量的前三名为三一集团、徐工重卡和汉马科技,市场份额占比为18%、12%和11%。我们认为用户对电动重卡最为关注的要素为高性价比、稳定的运行素质以及完备的充换电设施及服务等,因此对于电动重卡企业而言,最重要的竞争要素包括技术研发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产业链合作能力,优先研发出优质产品和形成合作网络的玩家将获得先机。
节能减排环保政策要求下,重卡新能源化为必然趋势。商用车年均行驶里程更高、柴油消耗总量更大,根据中汽中心数据,商用车单车减碳的空间是乘用车单车的14 倍。重卡等柴油货车的氮氧化物、PM 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也远在乘用车之上,新能源重卡作为“零排放”车辆在环保上具有多重效用。排放标准不断升级,但是依靠发动机技术减排的路线有尽头,重卡新能源化是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国家及各省市已出台多项新能源重卡支持政策,政策工具以资金补贴、路权开放、渗透率强制要求等为主。2022 年11 月,国务院生态环境部等发布《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到2025 年全国柴油货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2%,新能源和国六排放标准货车保有量占比力争超过40%。2023年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工作,要求2023-2025 年间试点地区公共车辆电动化水平大幅提高(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力争达到80%),未来三年,电动卡车的保有量增量可达百万级别,环卫车、城市物流车等有望明显受益。
奇点已至的量化证据:纯电重卡的TCO 成本已经优于燃油重卡。中国重卡司机工作强度高,薪资待遇较差,成本敏感度高,经济性为重卡运营最重要指标。根据TCO(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测算,在单班运营的情况下,电动重卡TCO 低至457 万元,而燃油重卡约490 万元,2022 年电动重卡经济性已优于燃油。电动重卡虽然已经实现TCO 成本平价,但还有首次购置成本高、续航里程较短、电池自重过大、补能网络不充分等因素影响其大规模应用。长期来看,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充换电设施的逐步建设,纯电重卡的便利性将会逐渐提升,其更低的TCO 成本和更高的性价比也会促使更多卡车司机选择纯电重卡。此外,碳酸锂价格见顶和产业链的规模效应提升,也都有助于长期促进电动重卡的成本继续下降。
我们预计2025 年电动重卡的销量约19 万辆,渗透率约16%。行业标杆产品特斯拉首款电动重卡Semi 于2022 年12 月2 日交付,实测满载37 吨续航800km,已达到大范围商业化运行标准。我们认为,电动重卡在中美两国均有较好的经济性表现,但是美国运力结构以大企业为主导、运输半径更短,有更适宜电动重卡发展的土壤,且美国已有特斯拉Semi 这样的优质电动重卡供给,有利于形成标杆效应促进行业的蓬勃发展,因此我们认为电动重卡在美国的渗透速度可能会快于中国。我们认为在中国,短期内电动重卡会优先在政策要求较高的煤炭钢材园区内运输、环卫车等城市内专用车场景下优先渗透。在2025-2030 年,随着电动重卡经济性和续航里程的提升,电动重卡会逐渐转向市场驱动,在以下场景渗透率会优先得到提升:(1)政策要求较高、但盈利要求不高的环卫等城市内专用车场景;(2)运输半径200 公里以内的城市园区内短途运输场景。其次为:
(3)运输半径200 公里以内的工程建筑场景;(4)运输半径200-500 公里的生鲜及普通货物运输、高价值重货运输场景。综上我们认为,2025 年电动重卡的销量可达19 万辆,渗透率约16%,到2030 年电动重卡的渗透率有望达到35%。
风险因素:基建及物流恢复程度不及预期;重卡销量复苏不及预期;锂等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电动重卡量产节奏不及预期;充换电设施网络建设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国内电动重卡行业方兴未艾,2022 年累计渗透率约5%。在特斯拉作为行业龙头的标杆效应下,叠加重卡行业进入新的增长周期、电池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及相关充换电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电动重卡渗透率在未来3-5 年有望快速提升。预计2025 年电动重卡的销量可达19 万辆,渗透率约16%,到2030 年电动重卡的渗透率有望达到35%。我们重点推荐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特斯拉(TSLA.O)。在中国市场上,我们重点推荐新能源商用车深入布局的中集车辆(A+H),电动商用车平台技术布局领先的江淮汽车,新能源重卡具有全面布局的中国重汽 A/H。特别地,我们建议投资人聚焦新能源重卡行业新势力,建议关注:新能源环卫车销量位居前列的宇通重工、吉利商用车\远程汽车(未上市)、三一重卡(未上市)。产业链方面,我们重点推荐换电重卡连接器份额领先的瑞可达(单车价值量约7000-10000 元),新能源重卡热管理产品收入不断提升的松芝股份,在新技术和低成本工艺上具备绝对优势的锂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充换电运营方面,我们建议关注:换电运营取得领先优势的玖行能源(未上市)、换电运营领域资源禀赋强的协鑫能科,以及加速布局换电运营的瀚川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