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要点
中国音乐产业核心层受益移动互联网变现模式创新
2014 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总规模约为2851.5 亿元,其中核心层市场规模约650.6 亿元。而在线音乐异军突起, 2012 年至2015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7%。移动端用户增长和用户变现模式是创新关键因素。2015 年,我国移动音乐市场规模达到63.7 亿元,预计2016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6.2 亿。几大音乐平台开始致力于打造音乐生态,不仅大力推动会员付费模式,并且深耕粉丝经济,催生出付费直播、线上演唱会等形式,成为音乐演出行业的新亮点。
版权是2B 变现逻辑,规模效应决定议价能力,未来趋势将是版权共享、各拼生态
国内的上游内容制作行业集中度较低,唱片公司议价能力与影响力远不及三大唱片公司,短期内,只有拥有较大曲库量的唱片公司将受益于“剑网行动”版权严令;随着行业规范的建立,版权收入分配体系的透明化、公开化,创作人将获得合理的收入,行业良性循环发展。
几大互联网音乐平台对于常规曲库的投入成本增加的压力促使版权采购终将从独家走向共享这一趋势,更多采取多平台差异化的合作方式,以进一步放大IP的传播效应。未来,平台的竞争将由争夺版权开始转为比拼音乐生态。
C 端用户的 FP(粉丝创造力)是音乐行业未来发展的爆发点
在内容创作者的价值得到重视的情况下,音乐生态构筑的泛娱乐产业在C端(用户端)的价值突显,将是音乐行业变现的爆发点。90 后是音乐消费主力军,强调个性,有强烈的发声欲望等习惯也使得其孕育了具有“粉丝自带创造力”特色的“FP(Fans Property)新时代粉丝经济”。
粉丝的二次创造,音乐的泛娱乐延伸,使得音乐行业将摆脱传统的单一盈利模式,内生增长和外延拓展将使得我国音乐行业进入多点开花的局面。在内生层面,版权的正规使用,使版权价值提升,版权变现能力提高;在向外拓展方面,IP 开发体系逐步完善,音乐作为IP 延伸的价值得到挖掘。
投资建议:根据以上逻辑,推荐关注两大类公司:1)布局音乐泛娱乐生态圈,激发粉丝创造力,自下而上布局艺人孵化与粉丝经济平台的公司,建议关注中南文化,巴士在线;2)在音乐版权上有规模化曲库、有版权原创能力、在版权分销商有充分议价能力的公司,建议关注华录百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