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就是把传统医疗的生命信息采集、监测、诊断治疗和咨询,通过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大数据分析与移动互联网相连:所有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不再被限定在医院里和纸面上、而是可以自由流动、上传、分享、跨国家之间的医生会诊轻松实现。可穿戴设备最大的市场(超过50%)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过去两年面向个人和家庭的智能健康终端设备已经在消费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迅速爆发,这些设备无一例外都采用“终端+云平台”模式,目前国内这些设备厂商以移动硬件制造为主、其进入门槛并不高,只是血压、血糖、血氧和心电等数据的收集和与手机相连,很容易被仿制和超越,中后台的App和大数据分析是普遍薄弱环节,因此还不能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参考。我们认为:可穿戴医疗设备虽然有消费电子属性,但应属于医疗器械范畴,对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我们判断:目前在生产可穿戴医疗设备硬件的国内企业中、必定有一部分通过并购进入到壁垒高的产业链后端(即:中后台的App和大数据分析)。
互联网必将成为一种重新配置医疗资源的强力工具,实现以患者为核心,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提升医疗效率。医疗服务的主体是医生和患者,我国长期以来,医生定点执业、医生依附于医院获取患者,我国高端专科医疗资源过多地集中在三甲医院,患者选择医院比选择医生更关键,专家挂号实行不合理的“排队优先制”、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挂上了号的患者,其疾病并不一定与该医生擅长的专业领域吻合,“错配”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我国新医改从2009年开始试点医生多点执业,并持续放开、促进医师合理流动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是必然趋势。医师依靠其个人品牌价值实现流动是必然趋势,医师多点执业将使患者去好医院看病的观念,向找好大夫看病转变。我们判断:多点执业必将驱动医生重视个人品牌价值的建设和患者粉丝团的建设,从而真正打通“合适的患者”与“合适的医生”,因为对医生的评价,疗效永远是第一位要素,医生若招揽其不擅长的疾病、只会伤及其个人品牌。
建议关注的我国互联网医疗相关的优秀公司有:好大夫在线,以患者为核心的、中国目前最大的医患沟通平台,仍在坚持“用病人的口碑”来传播医生的个人品牌,仍在累积核心竞争力,尚未盈利和上市。九安医疗,ihealth系列可穿戴健康设备,这部分业务尚未盈利。收入来自硬件、实际销售几十万量级、后台的App和云端尚无收入。宝莱特,公司自主研发的可穿戴的、动态体温监测仪今年即将获得CFDA的医疗器械审批。海虹控股,国内医疗福利管理的领先者,目前尚处于培育期。
风险因素:国内可穿戴医疗设备尚处于朝阳产业的起步期、硬件生产进入门槛不高、销售推广和盈利的不确定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