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是家电产品实现销售的载体。家电渠道是连接家电制造品牌商和消费者的管道。家电渠道体系复杂多变(渠道长短、宽窄、紧密度各有不同),是国内消费市场每一轮渠道演变的急先锋。在我国2011年1.2万亿元的家电零售市场中,全国家电连锁(苏宁国美等)约占18%,网购和百货超市各占6%,其余是品牌专卖店、专营店和地方连锁。
家电渠道不断演进,尚未定型。迄今我国家电渠道经历了4个阶段:1、产销分离(1980~1990年);2、大代理风行(1990~2000年);3、全国性家电连锁崛起(2000~2010年);4、电商分羹(2010年之后)。与此并行的是家电制造企业的自建渠道模式(约从1995年开始),经过不断扁平化改造与模式创新(涌现出销售公司、采购联盟等形态),部分优势制造企业对于自建渠道控制力日增,支撑其产业链议价能力不断增强。
理解家电渠道演变。(1)品类属性:家电产品单价高销量大,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对渠道宽度要求低且品牌格局稳定,渠道体系独立规模化运作动力充分。在家电产品内部,空调淡旺季明显且安装复杂,品牌制造商扶持的代理商体系屹立不倒;电视机技术更新快,与家电连锁合作最为彻底。(2)国情借鉴: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后家电连锁占据优势,适应变革的大制造商代理商体系有生命力,分散零售体系下采购联盟不失为好的解决方案。(3)企业禀赋:龙头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助其渠道下沉一蹴而就,牢牢掌控县镇渠道资源。不同企业战略资源禀赋不同渠道体系个性亦有微妙差别。
家电渠道体系未来看效率提升。四大渠道体系家电连锁、制造商自建渠道、采购集团、电子商务在渠道效率上各有优势,短期内将共存。一二线市场家电连锁优势明显,自建渠道在部分品类上能与之抗衡,电商渗透从一二线开始。三四级市场灵活度更高的自建渠道体系及采购联盟体系更占优势,区域连锁一般较难实现全国布局而体现为补充的价值。长期而言,渠道体系模式演进决胜于效率,商品经营能力和服务提供能力将成为竞争核心。
风险提示:1、需求低迷,渠道经营压力大;2、渠道变革期价格体系紊乱。
行业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品牌制造商在新一轮渠道变革中价值将出现分化:对渠道有控制力的制造商有能力主导渠道变革、分享渠道效率提升的价值,估值有提升空间,典型代表为对于渠道控制力强的格力电器和在三四级市场整合渠道资源的青岛海尔,老板电器及日东方也具备渠道粘性的条件。对渠道控制力不足的制造商须主动适应渠道变迁,部分新兴品牌或乘势兴起,典型代表是内销基数小、产品定位适应现阶段电商特征的奥马电器。现有渠道稳固度相对较低的小家电、消费电子领域制造商品牌竞争将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