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22 年实现营收123.6 亿元,同比+58.3%,归母净利润19.5 亿元,同比+54.6%。销售毛利率30.5%,同比-1.53pct,销售净利率16.4%,同比+0.19pct。2022Q4 公司实现营收30.6 亿元,同比+22.9%,环比-6.3%,归母净利润2.19 亿元,同比-58.1%,环比-33.0%。销售毛利率26.19%,同比-14.98pct,环比+4.08pct,销售净利率7.56%,同比-13.27pct,环比-3.03pct。
新材料板块扩产规划明确,电子化学品有望打造第二成长点:公司新材料板块主要包括锂电材料(六氟磷酸锂和其它新型电解质)和电子化学品(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硅烷、其它电子级化学品)。新材料板块营收78 亿元,同比+92%,毛利率38.4%,同比-12.4pct。
锂电材料:在六氟磷酸锂方面,2022 年底,公司已经具备5.5 万吨晶体六氟磷酸锂产能,2022 年出货量约2.6 万吨,2023 年规划出货量达到5 万吨,2025 年六氟磷酸锂目标市场占有率35%。客户覆盖国内主流电解液厂商,包括新宙邦、国泰华荣等,并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客户包括Enchem,Soulbrain 等。双氟磺酰亚胺锂方面,公司已具备千吨级别产能,新建1 万吨项目一期已经开工,2023 年陆续投产。二氟磷酸锂方面,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新建1 万吨产能。
电子化学品:公司是国内首批突破UPSSS(Grade 5 级)级别氢氟酸生产技术,并具备相关生产线的企业,现已通过台积电认证。公司具备5 万吨电子氢氟酸产能,其中半导体级别1 万吨,光伏级别4 万吨。年产3 万吨Grade 5 级别氢氟酸,和年产3 万吨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年内陆续投产。规划2025 年湿电子化学产能达到30 万吨。电子特气方面,子公司浙江中宁硅业,采用四氟化硅还原法,经过多级精馏得到电子级硅烷气体(纯度达99.9999%),应用于半导体芯片、TFT 液晶显示器等领域,现具备年产4000 吨产能。规划2025 年干电子化学品产能达到1 万吨。依托国内半导体的支持政策,以及公司与半导体高端客户合作的契机,电子化学品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
锂电产能释放,钠电已有产品下线:公司锂离子电池聚焦三大方向:海外大储(方形电池)、动力电池(软包快充、大圆柱电池)、小储能(小软包电池和圆柱电池)。
2022 年公司在南宁一期5GWH 项目,现已建成达产。目前焦作和南宁合计有效产能8.5GWH。钠离子电池方面,公司具备电池制造技术,且正极、负极、电解液等材料可以实现部分自供。公司具备年产千吨级六氟磷酸钠的能力。钠离子电池已有产品下线,正在进行客户装车试用。
传统铝用氟化盐业务起到基石作用:无水氟化铝、冰晶石能够作为助熔剂,可以有效降低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电解质的熔化温度,并提高导电率。不同于传统萤石法制备氟化铝,公司采用磷肥副产物氟硅酸生产氟化铝,相较于传统生产流程,在节约 战略资源萤石、降低生产成本、拓宽低品位氟硅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具有优势。2022年,公司在铝用氟化盐业务方面,实现营收17.59 亿元,毛利率13.61%。无水氟化铝产能33 万吨/年,产能利用率50%。此板块作为传统业务,为公司提供较为稳定的现金流来源。
投资建议:公司是深耕氟化工领域,新材料(电解质、电子化学品)业务产能有望快速释放,并拓展锂电池、钠电池业务。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22.37、31.11 和40.39 亿元,同比+14.8%、39.1%和29.8%,当前股价对应2023 年的PE为12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