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 显示技术由刚性向柔性快速发展,带动上游材料的切换和需求增长,PI关键材料市场空间预计将达千亿级。国产企业积极布局,有望实现进口替代,重点推荐相关受益标的鼎龙股份、新纶科技。
柔性OLED 引领显示潮流,市场规模快速扩大。OLED 凭借柔性可折叠的特性,有望成为未来主流显示技术。随着三星、华为陆续推出可折叠手机,柔性OLED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根据IHS 数据,2018 年全球OLED 柔性屏出货量182 百万片,预计到2019 年OLED 柔性屏出货量将达249 百万片,同比增长36.81%。其中,可折叠OLED 屏2019 年预计出货量1.5 百万片,未来5 年复合增速在80%以上。
PI 为柔性显示关键材料,取代原有刚性材料。PI 适应高温加工制程(>350℃),耐弯折性能优异(10 万次以上弯折),同时具备高透明、低热膨胀系数的特性,是目前少有的能够满足柔性显示高性能要求的有机薄膜材料。随着OLED 技术由刚性向柔性转变,原本的玻璃、PET 等材料已无法满足需求,未来盖板、触控、基底材料都将切换为PI 材料。
产能释放拉动材料需求,未来PI 市场空间将达千亿。2018 年柔性基底PI 需求达2687 吨,预计2019 年柔性基底所需的PI 量将达3507 吨,同比增长31%。从柔性OLED 产能建设上来看,仅京东方一条产能48k/月的6 代线,满产下PI材料需求就达到4800 吨。而未来全球柔性OLED 产线的理论产能合计达3722万平,满产下对PI 材料的需求量高达11.17 万吨,预计PI 材料的市场空间将在千亿元以上。
技术壁垒高企,国产企业有望打开局面。PI 在世界范围内呈寡头垄断局面,技术封锁严密,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国外,如杜邦、宇部兴产、钟渊化学、科隆、SKC 等。国内高端PI 高度依赖进口,光学级CPI 薄膜尚没有企业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但随着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不少企业积极布局,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技术引进和吸收,提升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未来有望在聚酰亚胺(PI)高端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国产龙头企业有望实现进口替代,享受市场红利。
风险因素:OLED 面板产能建设不及预期,柔性屏出货量不及预期,技术研发缓慢,市场竞争加剧。
投资策略。柔性显示产业快速发展,核心材料PI 国产化大势所趋,建议把握行业发展契机,布局领先企业,重点推荐相关受益标的鼎龙股份、新纶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