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3月27日,上证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安徽省科技厅牵头起草的《安徽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这是安徽自《安徽省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若干政策》等系列文件发布后,再次出台行动方案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行动方案》提出,要实现底层能力建设保持领先、应用渗透率大幅提升、产业生态基本成型以及融合应用集聚成势。到2027年,安徽省人工智能向实体经济和社会服务渗透加速,成为引领产业提质降本增效、社会服务便捷普惠高效的重要手段;到2030年,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成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聚焦大模型、大算力、关键软硬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行动方案》提出,要做大做强通用大模型,加速布局行业大模型,支持垂类场景模型联合研发,建强开放平台,鼓励开源发展;适度超前、科学布局全省算力资源,加速构建国产算力及产业生态;加快智能传感、高端存储、工业软件等关键软硬件技术研发,持续提升国产超大规模智算平台能力。
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社会民生等重点突破方向,安徽将深度赋能制造业,推动智能汽车、新能源、智能家电等安徽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赋能教育、医疗等民生刚需领域,打造领先的软硬件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覆盖行动,努力营造形成行业模型加速汇聚、基金丛林投资活跃、青年人才活力迸发、政策支持精准高效的一流生态体系。
安徽省科技厅厅长赵明表示,《行动方案》将持续打造国产自主可控算力底座、支持模型底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企业、政府、高校院所等开放更多场景机会,塑造细分行业领域融合应用典型案例。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两个月,安徽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一。下一步,安徽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刘文峰表示,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汽车办)将围绕职责分工,推动“人工智能+”加快赋能安徽汽车产业智能化进程。例如,推动车企利用AI优化仿真数据模型,提升自动驾驶场景训练效率,鼓励本土企业协同探索AI在智能底盘、车身、动力系统及汽车后市场领域的应用;支持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高校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车载大模型、车载智能软硬件等研发产业化和装车应用;通过数字化新技术,加强汽车产业数据归集、治理、标准化,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
据了解,目前,奇瑞雄狮智能座舱系统Lion AI智舱大模型依托DeepSeek可实现精准语音指令响应;蔚来新桥第二工厂新车下线、无人驾驶驳运规模化运营、生产冲焊环节AI智能抽检等领域实现创新应用;科大讯飞车载语音助手覆盖90%本土车型,支持多模态交互(语音+视觉);云从科技在芜湖布局智能座舱AI算法研发;“开阳实验室”开发汽车专用大模型,支持自动驾驶场景仿真测试效率提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