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月28 日,公司发布《2015 年度业绩快报》,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15 年营业收入7.48 亿元,同比增长36.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4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9.99%。
点评:
上中下游产业链完整,成本内化使得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公司形成“晶体硅棒拉制/多晶硅浇铸-切片-电池片-EPC 承包-电站运营”典型的光伏上中下游产业链完整的上市公司。公司研发实力较强,目前已获得授权专利达175 项,仅2015 年上半年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共计45 项。在上游制造业毛利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公司通过用自产组件建设电站使得成本内化有利于盈利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公司的业绩持续增长。
业务结构优化,光伏电站规模快速扩张,发电收入成为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根据BP 数据预测,如果2020 年全球光伏发电达到5%的渗透率,那么从2016-2020 年的5 年间的年均新增装机需求就有近5 倍的增长空间。我们在2016 投资者策略报告《新能源行业2016 年投资策略:风光不与旧时同》上指出,2015 年是光伏装机规模化元年,光伏行业将进入装机规模化“新常态”, “十三五”期间光伏装机新增容量将是“十二五”期间累计装机容量的3 倍多,光伏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公司业绩快报显示,2015 年完成定增,募集资金的光伏电站完成并网,同时前期并网电站在2015 年逐步贡献利润,发电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明显上升,发电毛利率持续提高(从2014 年中报的41.39%上升到2015 年中报的67.51%),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转型升级业绩凸显。2014 年以来,公司加速国内电站的开发力度,目前公司并网电站约130MW,同比增长160%,预计公司未来年均新增装机规模在200MW 以上,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持续提升。
光伏产业链进一步下移,布局能源互联网。 公司光伏产业链进一步向下延伸,积极推进光伏产业链各业务多元化发展,通过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等业务。公司依托子公司拓日资本设立的光伏P2P“天加利”能源金融平台,通过对光伏产业的资源整合,将对光伏电站以及电站板块的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打造传统光伏制造业与新兴互联网金融良性互动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并融合网上光伏商城购物平台,将对打造公司“能源、制造、金融”良性循环的光伏生态模式开启新的篇章。同时,公司将积极拓展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业务有助于电站建设的短期资金需求,同时可以有效改善资产结构降低财务成本、加强资本与实业的藕合助推企业快速成长。
转型升级意图明显,从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 公司转型升级意图明显,将自己打造成光伏制造服务业(应用端)企业,从光伏制造业向制造服务(电站投资、建设和运营以及能源互联网与能源金融)业转型,这也是“十三五”期间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盈利预测。在光伏行业支持性政策不断释放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公司电站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又进军能源互联网,业绩进入持续增长通道。预测公司2016-2017 年EPS 分别为0.1和0.19,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光伏电站运营不达预期,新能源政策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