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逻辑:
国内汽车热管理龙头,产品矩阵向全应用场景拓展。经40 余年的发展,公司成为国内汽车热管理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凭借内燃机板式换热器的成功研发进入热管理市场,之后逐步迈进乘用车领域,并从车端延伸至数据中心、特高压、储能等第三曲线业务领域。根据乘联分会测算,2025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1330 万辆,同比+20%。据2024 年华经产业研究院测算,新能源热管理ASP达6410 元,远高于传统车的2230 元,公司有望随行业持续增长。
商用车业务渐进复苏,新能源商用车增速稳健提升。国家信息中心预计至2025 年,商用车市场有望实现约6.5%的增长,市场规模将回升至410 万辆,主要来自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消费品的“以旧换新”,其中,据福田汽车预测,新能源商用车2025 年销量将达到84 万辆甚至更高,同比约+45%。公司在不锈钢油冷器、EGR冷却器、缓速器油冷器等传统产品具有技术领先优势,陆续获得客户项目定点。
实现多维应用场景热管理,数字与机器人开拓第三增长曲线,重塑公司成长空间。我们预计2024-2026 年公司数字与能源业务营收将达到11/15/19 亿元,同比+51%/+43%/+27%。
数据中心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开山银轮已经成功获得了多家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的采购订单,计划供应大量的算力中心液冷散热系统,未来有望为公司提供新的盈利增长极。
机器人方面,公司具备机器人热管理和执行器总成的底层技术积累。公司通过迁移汽车热管理技术,已申请和授权多项人形机器人热管理专利。硬件上,公司拥有多家涉及表面处理、铝合金压铸、电机业务的子公司,为机器人执行器总成布局提供底层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净利润对应EPS 分别为1.00 元、1.33 元、1.69 元,对应PE 分别为18.68、14.12、11.10。可比公司2025 年PE 平均值为32.43 倍。我们认为,公司基本面稳健且数字能源业务等带来业绩较快增长,现已开拓机器人相关布局,给予2025 年30 倍估值,目标价39.90 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海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第三、第四曲线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