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Q1 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8.55 亿元,同比+9.57%;归母利润3.25 亿元,同比+91.07%,扣非净利润1.05 亿元,同比+6.27%。公司去年经营受天然气、煤炭成本高企和疫情影响较大,展望今年,成本因素出现改善,公司主业盈利已经开始恢复,换电业务尤其是重卡模式逐渐跑通,全年经营向好。
成本因素转好,多元业务发力。2022 年,公司实现收入106.8 亿元,同比-5.7%,归母利润6.8 亿元,同比-32.92%,扣非净利润2.9 亿元,同比-49.8%;四季度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7.9 亿元,同比+0.5%,归母利润0.2 亿元,同比-89.8%,扣非净利润1.5 亿元,同比+477%;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8.55 亿元,同比+9.6%,归母利润3.25 亿元,同比+91.1%,扣非净利润1.05 亿元,同比+6.3%。整体来看,2022 年,公司原有售电售气主业受天然气、煤炭等成本涨价影响较大,公司有部分价格联动,但短期成本压力无法快速解决;同时,去年疫情对换电业务推广也有影响。展望今年,原材料成本改善较大,换电尤其是重卡换电业务趋势已起,叠加公司布局上游未来还有望进一步降本,公司多个业务开始稳中向上。
热电联产阶段性承压,换电业务开始提速。截止2022 年,公司并网总装机容量为 3689.04MW,其中燃机热电联产 2437.14MW,风电 743.9MW,生物质发电 60MW,垃圾发电 116MW,燃煤热电联产 332MW。分业务来看,全年售电98.31 亿千瓦时,同比-21.56%,售气147.57 万吨,同比-8.73%,售电业务可控性更强,因此在成本高企时更容易调整出货量,全年表现好于售气业务。
换电方面,截止2022 年末,公司运营+在建充换电站超过100 座,其中乘用车74 座,重卡28 座。公司已经与吉利、福田、三一、东风、货拉拉、宁德时代、地上铁等主机厂、平台方合作,打造“车、电池、站”三位一体解决方案,重点拓展钢厂、煤矿、电厂等场景,预计今年建站速度提速。
盈利能力压力虽在,但毛利率降幅开始收窄。2022 年,公司毛利率为15.2%,同比-7.7pcts,主要因为天然气、煤炭成本高企,2023Q1 毛利率为16.8%,同比-1.8pcts,环比+8.1pcts,叠加今年成本趋势,预计公司主业毛利率有望逐渐恢复。2022 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5.9%/0.2%/8.0%,同比+0.4/0.3/0.1/0.3pct ,基本保持稳定。2022 年公司净利率为6.4%,同比-2.5pcts,扣非净利率为2.7%,同比-2.4pcts,公司出售部分风光电站增厚利润。
公司资源禀赋强,战略聚焦清晰。公司从事换电运营具备以下优势:1、一体化布局能力强,后续在低成本用电、低成本换电设备、运营自动化上具备优势,盈利能力更强;2、协鑫集团能源业务全球布局,TOG/TOB 积累雄厚,更有利于开拓商业运营市场;3、原有主业提供现金流保障,携手中金碳中和基金+定增增强资金实力;4、第三方独立性更强,享受换电车型保有量提升的红利。今年以来,公司与中金合作的碳中和基金首期45 亿募资已经结束,此外,公司通过定增再增加37 亿资本,大幅提升公司资金实力。根据公司公告,近期公司持续与贵阳产控、北京京深深向、浙江峘能新能源分别在电池银行、京沪高速换电网络建设、换电车型推广等上达成合作计划,持续壮大换电“朋友圈”,加速业务落地;此外,公司还与和宸盈佳、世纪天盛合作获取磷矿资源,通过形成自有锂电核心资源进一步提升一体化降本能力,增加产业链竞争力,布局长远。
风险因素:换电全国推进不达预期;热电联产建设不达预期;天然气成本上行等。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2022 年业绩低于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4年EPS 预测为0.67/0.83 元(原预测为0.76/1.00 元),当前股价分别对应2023-2024 年21/17 倍PE,新增2025 年EPS 预测为0.95 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年15 倍PE。公司以热电联产起家,与其母公司一起为国内民企能源企业龙头,传统主业经营稳健,换电业务资源禀赋强,业务战略聚焦清晰,有望优先享受国内换电行业保有量提升。参照特锐德、瀚川智能等可比公司约2023 年36 倍PE 估值情况(Wind 一致预期),考虑公司换电成长性较高但原有主业已经成熟,给予2023 年28 倍PE,对应目标价19 元,维持“买入”评级。